隨著北美農業、手工業及貿易的發展,原來處於隔絕狀態的各個殖民地之間的經濟聯係大大加強了。到18世紀中葉,基本形成統一的北美市場。統一市場的出現促進了不同地區的文化交流,在此基礎上又形成了以英語為共同媒介的語言文化。北美居民在開拓新世界的艱苦鬥爭中,還逐漸養成了一種特有的勇於創新、富於進取和個人奮鬥的美利堅精神,民族意識逐漸增強,美利堅民族開始形成。
殖民地的啟蒙思想
獨立戰爭前的一百多年裏,歐洲的啟蒙思想在北美殖民地廣泛傳播。法國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的思想、孟德斯鳩的三權分立學說,在北美社會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北美殖民地內部也出現了傑出的啟蒙思想家,如本傑明·富蘭克林、托馬斯·傑弗遜。他們相信理性,熱愛知識;強烈反對奴隸製,崇尚不同膚色人們的平等和自由;主張在政治上實行普選製,由人民投票表決重大問題。
複雜的經濟成分
殖民地的經濟成分複雜,既有資本主義製度,也有前資本主義的半封建的租佃製和奴隸製。資本主義經濟主要集中在北部各殖民地,盡管尚處資本主義手工工場階段,但代表了經濟發展的方向。半封建的租佃製從英國移植而來,盛行於中部殖民地的某些地區,與大土地所有製聯係在一起,並沒有普遍地發展起來。而白人契約奴隸製和黑人奴隸製廣泛分布在北美13個殖民地,尤其是黑人奴隸製遍及各地,但分布並不均衡。北部和中部的黑人奴隸一股是家庭奴隸,數量少;而絕大多數的黑人奴隸集中在南部殖民地的種植園裏,過著非人的生活。
《印花稅條例》
1765年,為轉嫁沉重的軍費負擔,英國議會通過了向英屬北美殖民地直接征稅的條例——《印花稅條例》。該條例規定:凡殖民地的商業契約、廣告、曆書、新聞紙以及一切證明文件,都必須貼上印花,稅額自2便士到幾英鎊不等,違者罰款或監禁。殖民地人民對此表示強烈反對。他們到處開會,舉行示威,抗議英國的橫征暴斂。在反印花稅的鬥爭中,形成了主要由勞動人民參與的群眾組織,如“自由之子”、“自由之女”等。1765年10月,北美9個殖民地在紐約召開反對印花稅法大會,通過了拒絕向英國交納印花稅等14項決議。除此之外,全殖民地還展開抵製英貨運動,導致英國對殖民地的出口額大幅度下降。1766年3月18日,英國議會被迫通過廢除《印花稅條例》的決議。
“波士頓慘案”
1765年,《駐兵條例》頒布後,英國政府派遣軍隊進駐北美。駐紮在波士頓的第十四團和第二十九團胡作非為,引起當地人民的強烈反抗,軍隊和當地人民的衝起草《獨立宣言》
突不斷發生。1770年3月5日,憤怒的波士頓居民聚集到英軍的駐地英王街上,向士兵示威,英軍前來鎮壓,共打死5人、傷6人。這次流血事件史稱“波士頓慘案”。慘案發生後,其他城市也紛紛反對英軍駐紮,反英運動迅速席卷各地。英國軍隊被迫撤出波士頓。
波士頓傾茶事件
1773年初,英國政府準許東印度公司在北美殖民地廉價傾銷積壓茶葉,壟斷茶葉運銷,並且禁止殖民地販賣“私茶”。北美茶商因此深受打擊,殖民地人民極其憤怒,紐約、費城、查爾斯頓的民眾拒絕卸運英國茶葉。在波士頓,一批青年以韓柯克和薩姆爾·亞當斯為首,組成了“波士頓茶黨”。
1773年12月16日,波士頓8000群眾集會,要求停泊在港口的東印度公司茶船開出港口,但遭到拒絕。當晚,反英群眾在波士頓茶黨組織領導下,化裝成印第安人闖入東印度公司的茶船,將茶葉全部倒入大海。這次波士頓人民反對英國東印度公司壟斷茶葉貿易的事件,稱“波士頓傾茶事件”。這一事件最終導致北美獨立戰爭爆發。
第一屆大陸會議的召開
1774年春,英國議會通過《強製法令》,激起北美殖民地人民的強烈不滿。1774年9月5日至10月26日,由12個殖民地的55名代表參加的第一屆大陸會議在費城舉行。民主派與保守派圍繞著民族獨立問題展開了激烈爭論。會議最終通過了《權利宣言》以及與英國斷絕貿易關係的決議案。這次會議是各殖民地進行有組織抗英鬥爭的第一次重大聯合行動,表明北美人民已經開始團結起來共同反抗英國的殖民統治,為獨立戰爭的勝利奠定了組織基礎。
戰爭曆程
獨立戰爭開始時,力量對比懸殊。英國擁有雄厚的經濟基礎和強大的軍隊,而北美殖民地的工商業遠遠落後於英國。戰爭初期,北美軍隊處於劣勢。但由於北美人民的團結一致和大陸會議領導人的遠見卓識,戰爭的不利局麵被扭轉,英國軍隊連連受挫,北美軍隊轉敗為勝。
萊克星頓槍聲
第一屆大陸會議召開後,北美人民開始為推翻英國的殖民統治積極作準備。1775年4月18日,駐北美英軍總司令蓋治派700名士兵從波士頓出發到附近的康科德搜查反英組織的秘密軍火庫。4月19日,英軍和北美民兵在萊克星頓附近發生遭遇戰,英軍措手不及,死傷眾多。萊克星頓槍聲是北美人民的武裝力量第一次與英國正規軍交鋒,極大地鼓舞了殖民地人民的鬥誌,揭開了北美獨立戰爭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