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月黨人主要由大資產階級和金融資產階級組成。他們當政後,一方麵立即取消了所有對自己不利的政策措施,大肆迫害雅各賓派,禁止人民參加政治活動,廢除了最高限價法,取消了對投機商的製裁,鎮壓巴黎市民的起義,白色恐怖籠罩全國。但另一方麵,熱月黨人卻將共和製度堅持了下來,而且堅決鎮壓了反革命王黨的叛亂,對外還擊潰了反法同盟的進攻,積極維護資產階級革命成果。
第二次反法同盟
1797年10月,法國迫使奧地利承認法國在北意大利的地位,第一次反法同盟被瓦解。1798年,拿破侖為了威脅英國到印度的航線,又遠征埃及,並很快地占領了埃及。
雖然後來法軍征服敘利亞的計劃失敗了,但法軍在歐洲及北非的勝利進軍,已經引起了歐洲諸國的極度恐慌。1798年底,以沙皇俄國為首的歐洲諸國又組成第二次反法同盟。1799年春,俄國軍隊遠征北意大利,迅速將駐守在那裏的法軍驅逐出去。在北線,1799年8月底,英國的遠征軍在荷蘭登陸,擊敗了法軍;在東線,奧軍也迫近法國國境。法軍在戰場上連戰連敗,法國又麵臨著封建王朝複辟的危險。
霧月政變
1799年3月,第二次反法同盟從意大利、瑞士、荷蘭三個方向進攻法國,法國國內猖獗的王黨活動更使督政府政權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拿破侖得到大資產階級的支持,於1799年11月9日(共和八年霧月十八日)以解除雅各賓過激主義威脅共和國為借口,派軍隊控製了督政府,接管了革命政府的一切事務。
曆史上稱拿破侖的此次政變為“霧月政變”。霧月政變是法國大革命結束的標誌。
第一帝國——法蘭西
拿破侖上台後在各方麵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以靈活的策略對付各種反對力量,並將天主教逐步改造為新政權的工具;重視工商業,推行類似重商主義的政策;在軍事上推行的一係政策,使法國的軍事實力得到了飛速提升。法國大革命的成果得到了鞏固和發展,拿破侖的個人野心也隨之膨脹。
1804年5月18日,他修改了共和國憲法,宣布法國改製為帝國,即曆史上的法蘭西第一帝國,並自封為“拿破侖一世”。
執政府的建立
霧月政變的第二天,拿破侖把法國議會——元老院和五百人院全部解散,奪取了議會大權,並宣布成立執政府。不久,執政府公布法蘭西共和國八年憲法,重申廢除封建等級製、法國為共和國,並且規定第一執政(即拿破侖)擁有公布法律、隨意任免高級官員的權力。
拿破侖還取消了革命時期建立的地方自治機構,使法國成為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國家。由此,拿破侖通過執政府開始了長達15年的獨裁統治。
法蘭西第一帝國的建立
1802年,拿破侖修改憲法,將第一執政變為終身職位。這是法國資產階級帝製的開端。1804年5月,他再次修改憲法,宣布法國改製為帝國,第一執政為皇帝,並自封為“拿破侖一世”。這就是曆史上的法蘭西第一帝國。12月2日,拿破侖在巴黎聖母院舉行了加冕禮。拿破侖帝國的建立改變了法國的政體,使統治階層發生了更替,卻並未改變法國的國體——法國仍然是資產階級專政。
《拿破侖法典》
《拿破侖法典》原名《法國民法典》,1804年公布施行。法典除總則外,分為三編。第一編是“人法”,包含關於個人法和親屬法的規定。第二編是“物法”,包含關於各種財產和所有權及其他物權的規定。第三編為“取得所有權的各種方法”,內容頗為龐雜。這部法典的原則可概括為自由和平等原則、所有權原則、契約自治原則,它用法律的形式承認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是資產階級國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後來成為許多資產階級國家立法的藍本。
對外戰爭
拿破侖政權是與頻繁的對外戰爭相始終的。這些戰爭最初是為了反擊外國的武裝幹涉、保衛法國革命果實,是具有進步意義的反封建的民族戰爭。但隨著拿破侖擴張野心的日益膨脹,其對外戰爭逐漸轉變為以掠奪、奴役其他民族為主的侵略戰爭。它反映了法國資產階級對外侵略掠奪及在歐洲建立霸權的要求。
大陸封鎖政策
1806至1814年間,拿破侖一世對英國采取了一項重要的政治經濟措施,即用經濟封鎖摧垮英國。1806年11月起,拿破侖先後頒布《柏林敕令》、《華沙敕令》、《米蘭敕令》和《楓丹白露敕令》,這些敕令規定:隸屬於法國的各國,不僅不準與英國發生貿易關係,而且要斷絕一切來往;法國統治下的歐洲的英國僑民,一律為戰俘;所有法國及其隸屬國境內的英國貨物和商船,全部沒收。但大陸封鎖沒有達到從經濟上摧毀英國的目的。由於當時法國工業的發展水平不能代替英國,不能滿足歐洲各國的需求,大陸封鎖政策引起這些國家的不滿;同時,英國采取反封鎖措施,並進行大規模的走私活動。隨著拿破侖帝國的崩潰,大陸封鎖政策也隨之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