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翰林院考試:點翰林(2)(1 / 3)

12.行政區劃在中國曆史上多有演變,地方行政區域的名稱也多有變化,有的朝代叫郡縣,有的叫州,有的叫道,有的叫路,地方行政區稱“行省”的是。

A.漢代B.唐代C.元代D.明代

13.《文史通義》共八卷,以“六經皆史”為編撰主旨,並且提倡方誌,將方誌提到史書的地位,以及提出史家要具備史德,客觀記載曆史等觀點,在史學上具有重要的意義。《文史通義》的作者是。

A.劉知幾B.杜佑C.司馬光D.章學誠

14.北宋時期羌人建立的西夏王朝國祚長久,比同時期的北宋和遼國延續的時間都長。西夏是被成吉思汗於公元哪一年消滅的?

A.1122年B.1234年C.1212年D.1227年

15.《馬可·波羅遊記》中記載了中國西部一個叫“亦集乃城”的地方,這個地方是。

A.高昌古城B.黑水城C.尼雅古城D.樓蘭古城

16.以下是鄭和下西洋經過的著名地點:渤尼、暹羅、真臘、錫蘭,它們分別是今天的。

A.文萊、柬埔寨、泰國、斯裏蘭卡

B.柬埔寨、泰國、文萊、芬蘭

C.柬埔寨、文萊、泰國、芬蘭

D.文萊、泰國、柬埔寨、斯裏蘭卡

17.馮桂芬在《校邠廬抗議》中提出:“以中國之倫常名教為原本,輔以諸國富強之術。”下列人物中,其主張與馮桂芬的觀點相似的是。

A.龔自珍B.洪仁玕C.李鴻章D.嚴複

18.我國古代自秦漢以來中央和地方關係演變的基本趨勢的是。

(1)削弱地方權力,加強中央集權(2)分散相權,加強中央集權(3)強化中央對地方官吏的控製和監視(4)中央對地方治理漸趨嚴密

A.(1)(2)(3)(4)B.(1)(3)(4)C.(1)(2)(3)D.(1)(2)(4)

19.中國古代專製皇權不斷加強,中樞權力體係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漢武帝時建立“中朝”決策機構,廢除了秦以來的“三公九卿”製。

B.唐朝由中書省起草詔令,直接傳遞給尚書省具體執行。

C.宋朝時設樞密院和三司,分割宰相的軍權和財政權。

D.明太祖時廢除丞相,設立內閣參與軍國大事的決策。

20.不諱嫌名就是不諱聲音相近的字的避諱原則。下列選項中哪一些不符合這個原則?

A.隻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

B.唐代詩人李賀,其父名晉,“晉”與“進”同音,李賀竟然因此一生不能舉進士。

C.《紅樓夢》中,林黛玉之母叫賈敏,林黛玉在提到的時候,總是會說“賈米”或者“賈密”。

D.一位大臣從王宮回到家中,對家人說,某某皇帝死了。

21.幾乎所有的編年體史學著作都是以“帝王將相”為基本線索的。著名的學者梁啟超說“二十四史是帝王之家譜”正是此意。下列選項中,代表這層意思的為。

A.帝王中心論B.將相中心論

C.人民中心論D.事件中心論

22.崤山是秦嶺山脈的東段支脈,高山絕穀,形勢險要,曆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崤山位於今天的哪個省?

A.陝西B.山西C.河北D.河南

23.曆史上越南曾被稱為“交趾”、“安南”,自漢武帝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裏,越南一直是中國的郡縣,直到什麼時候越南才成為獨立的國家?

A.10世紀末B.12世紀初C.13世紀末D.15世紀中葉

答案:

1.答案:A。公元前500年,孔子以大司寇身份陪魯定公參加夾穀之會。在會上,孔子挺身而出,維護魯國利益,最終讓齊國歸還侵占路過的土地。夾穀之會是齊魯兩國一次著名的會盟,盟會上孔子屈強國、正典儀的凜然大義,被稱為“聖人之大司”。

2.答案:A。公元前379年,齊康公病逝,薑姓遂絕其祀,齊國國政全部落入田氏之手。公元前672年田氏逃難到齊國,得以立足,為春秋時期。公元前476、公元前391年,雖然田氏控製了齊國的國政,但是,齊康公仍在,留有一城之地為其食邑。

3.答案:C。《左傳》又叫《左氏春秋傳》是為左丘明為《春秋》做的注解。

4.答案:A。原文出自《左傳·宣公二年》,為春秋時期的事情。故《漢書》、《後漢書》皆不符。《論語》主要記載孔子及弟子言行,反應孔子思想,書法不隱顯然是史學觀點。

5.答案:B。膏,形聲字,從肉,表示與肉體有關。本意:溶化的油脂,一般是無角動物的油脂。

6.答案:B。茶馬互市是古代中原地區與西北少數民族地區進行商業貿易的主要形式,是與藏族保持友好關係的重要物質手段。由於自然環境方麵的原因,藏族對茶葉十分依賴,茶能解毒去病,可以解油膩、助消化,因此,茶葉對藏族人很重要。茶馬貿易還滿足了封建王朝對戰馬的需要,為朝廷提供了一筆巨額的茶利收入。南宋時,茶馬互市的機構,相對固定為四川五場、甘肅三場八個地方。四川五場主要用來與西南少數民族交易,甘肅三場均用來與西北少數民族交易。

7.答案:D。西魏文帝大統八年(公元542年),突厥始見於漢文文獻著錄《周書》宇文測傳。大統十一年(公元547年),西魏把持軍政實權的丞相宇文泰派遣酒泉昭武九姓胡安諾盤陀出使突厥,翌年,突厥遣使西魏,是為突厥與內地王朝正式交往之始。

8.答案:A。公元105年,西漢蔡倫改進造紙術。11世紀中期,北宋平民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在隋唐時期隻有雕版印刷術。在戰國時期有可以用於指南的司南,發展到北宋,指南針用於航海。火藥,從古代煉丹家的發明到唐末開始用於戰爭再到北宋廣泛運用於軍事,南宋管形火器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