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翰林院考試:點翰林(8)(3 / 3)

A.杜牧B.劉長卿C.柳宗元D.李商隱

4.唐朝兩稅法得以實施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A.它減輕了勞動人民的賦稅負擔。

B.限製了土地兼並,增加政府收入。

C.它適應了封建經濟的發展。

D.它改變了過去以人丁為主的收稅標準。

5.兩稅法、一條鞭法和地丁銀製度的相似之處在於。

A.都加強對土地和財產數量的征稅。

B.不以人丁為征稅的標準。

C.都損害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反對而停止。

D.都征收銀兩。

6.下列對唐代均田製和租庸調製的作用的評價不正確的是哪個?

A.其征稅是以人丁為主要標準。

B.它使國家對農民的人身控製鬆弛。

C.它使農民得到一定的土地。

D.它使農民的生產時間得到保證。

7.有《稚子弄冰》詩雲:“稚子金盆脫曉冰,彩絲穿取當銀鉦。敲成玉磬穿林響,忽作玻瓈碎地聲。”這首詩的作者是。

A.王安石B.歐陽修C.楊萬裏D.範成大

8.明朝的一條鞭法和唐朝的兩稅法在內容上有什麼相同的地方?

A.用銀兩交稅。B.廢除了丁口稅。

C.以田畝為收稅的主要依據。D.以財產和田畝為收稅的主要依據。

9.清初,獎勵墾荒,宣布原明朝藩王的土地歸現在耕種的人所有和實行“攤丁入畝”,它們的共同作用是什麼?

A.滿足農民的土地要求。B.放鬆對農民的人身控製。

C.調整生產關係。D.加強經濟掠奪。

10.納蘭容若是中國詞史上一個非常敏感的詞人,他在《金縷曲》中寫道:“共君此夜須沉醉。且由他、娥眉謠諑,古今同忌。”這句詞中的“娥眉謠諑”引用的典故是。

A.螓首蛾眉,巧笑倩兮。

B.眾女嫉餘之蛾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

C.美人卷珠簾,深坐蹙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D.臣之東鄰,有一女子,雲發豐豔,蛾眉皓齒。

答案:

1.答案:A。彩陶缸繪鸛魚石斧紋是我國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代表作。它不僅反映了人類童年繪畫萌芽時期的藝術風格,而且以其宏偉的氣勢,體現了中國史前彩陶畫藝術創作的最高成就。

2.答案:C。鍾繇是我國三國時期的書法家,與東晉的王羲之並稱為“鍾王”,為後世所宗。《宣示表》是鍾繇的作品,字體寬博而多扁方,充分表現了魏晉時代正走向成熟的楷書的藝術特征,它直接影響了二王小楷的麵貌的形成,進而影響了元明清三代的小楷創作。

3.答案:B。劉長卿是中唐時期詩人,詩以五七言近體為主,尤工於五言,曾自詡為“五言長城”。其五律簡練渾括,於深密中見清秀。清人盧文韶對其評價頗高。

4.答案:C。兩稅法的實行是封建生產關係的調整,促使生產關係調整的主要原因是當時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即封建經濟的發展。

5.答案:A。兩稅法、一條鞭法和地丁銀製度雖然各有不同,但都加強了對土地和財產數量的征稅。

6.答案:B。封建國家對農民放鬆人身控製始於兩稅法。

7.答案:C。《稚子弄冰》係宋代詩人楊萬裏所作。該詩詼諧幽默,平易淺近,明顯體現出了楊萬裏的詩作風格。

8.答案:C。明朝的一條鞭法和唐朝的兩稅法,二者在內容上都強調稅收的主要依據要以田畝為主。

9.答案:C。二者都屬於生產關係的範疇,因此其共同的作用是調整生產關係。

10.答案:B。“且由他、娥眉謠諑”,可譯為:姑且由他去吧,才幹出眾,品行端正的人容易受到謠言中傷,這是古今常有的事。語出《離騷》:“眾女嫉餘之娥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