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翰林院考試:點翰林(8)(2 / 3)

14.答案:B。禮早期的問名,是問女孩母親的名字,這樣可以了解雙方之間的血緣關係,古人很早就知道了近親結婚不太好,所以,在禁止的範圍內不允許結婚。發展到現在,則是直接問女孩的名字、學曆、地位和容貌等等。

15.答案:D。“祖”。後世沿之,多於路旁亭舍或在野外臨時設立帷帳,備酒肴送別行人,故也稱祖帳、祖送、祖道等。餞行送別是古人悵惋興悲、觸動心靈之事,詩詞中佳詠極多。《史記·刺客列傳》:“太子及賓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之上,既祖,取道,高漸離擊築,荊軻和而歌,為變徵之聲,士皆垂淚涕泣。”唐王維《齊州送祖三》詩:“祖帳已傷離,荒城複愁入。”

二、多選題

農曆九月九日,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的傳統佳節—重陽節。中國古人以九為陽數,九月初九,兩陽相重,故叫“重陽”。重陽節,又有“老人節”之稱。在重陽節這一天,人們的活動有。

A.賞玩菊花B.觀花燈,放煙火

C.佩戴茱萸D.暢遊歡飲

E.掃墓F.坐在一起賞月

G.登高

答案:

答案:A、C、D、G。重陽這一天,人們賞玩菊花,佩戴茱萸,攜酒登山,暢遊歡飲。

關於重陽節的來曆,跟一個小故事有關,東漢(公元25—220)方士費長房對他的弟子桓景說:“九月九日那天,你們家將有災難降臨,我現在教你一些破除災難的方法,用紅色的囊袋盛茱萸,掛在臂上,登高山飲菊花酒,就可以免禍。”到了九月九日,桓景就率領全家老小一起跑到山上避難去了,到了晚上,他們回到家一看,發現家裏的雞犬全都死了。從此,人們每到九月九日就去登高避邪,於是沿襲成俗,遂成佳節。重陽登高,是節日主要習俗。曆代以來,漢族官民到九月九日全都成群結隊去爬山登山。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幹無山可登,無高可攀,就仿製米粉糕點,再在糕麵上插上一麵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避災之意。“登高”受人重視,特別是受老年人重視的另一個原因,是“高”有高壽的意思,因此人們認為“登高”可以長壽。

三、填空題

1.雪頓節是族的重要節日?

2.被古代文人稱作“懷袖雅物”的是。

3.“愛美之心人兼有之”,從原始社會開始,人們在參加祭祀活動時,喜歡通過在臉上或身上塗抹各種顏色和油彩的方式來表示自己的地位和存在。後來,人們逐漸開始用這種方式來作為裝飾美化自己,中國古代最早的化妝品出現在時期。

答案:

1.答案:藏族。“雪頓”意為酸奶宴。在藏語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頓“是“吃、宴“的意思,雪頓節按藏語解釋就是吃酸奶子的節日。

2.答案:扇子。扇子是引風用品,夏令必備之物。中國扇文化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是民族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扇文化的形成和發展與竹文化、佛教文化有著密切關係,中國曆來被譽為製扇王國。

3.答案:夏商時期。中國古代最早的化妝品出現在夏商時期,漢代時期已經出現了具體的化妝品配方,王莽就曾通過染須發的方式將自己變白的須發染黑,這也是有史可見的最早的染發故事。

(第十一章)庶吉士附加題

1.我國許多藝術品的內容都反映了一定的曆史事件,因此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鸛魚石斧彩陶缸出自文化,記載了兩個氏族之間的兼並事件。

A.仰韶B.馬家窯C.良渚D.龍山

2.書法作品《宣示表》筆法質樸渾厚,在筆法和結構上顯示出一種較為成熟的楷書體態和氣息,被譽為楷書的“鼻祖”,《宣示表》是我國哪位書法家的作品?

A.曹喜B.蔡邕C.鍾繇D.王羲之

3.以五言詩享譽中唐詩壇,自詡為“五言長城”,與韋應物合稱五言雙璧,並被盧文弨評價為“子美之後,定當推為巨擘”的詩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