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村莊分為南北東三個村民集居區,村宅後大都是山林地,都有可能是猞猁進出的路徑。如果是一個尋常獵人,一定對這等地形深惡痛絕。人進出需要道路,但是對野獸而言,任何一座山林,岩穴,都可以成為通道。因此要在這麼大的村域內圍堵猞猁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因為任何一處都有可能是獸進攻或逃跑的通道。
還好張千、烏托邦都不是尋常獵人,他們是鎮上最為優秀的獵人之一。憑借烏托邦那獨特的獵物追蹤術,再加上歐巴那可怕的嗅覺力量。張千輕而易舉的就探明了猞猁進出的通道。從田地、泥道、草叢中的獸足印來看,這猞猁最常去的卻是北村。可是北村反而受的災是最少的。這與北村的大戶趙家莊嚴密的防禦有極大的關係。趙家莊儼然是一座小型城池,莊外五米闊的護莊河,高高的粉色院牆便如銅牆鐵壁一般,不要說一隻猞猁,就是一隻猛虎也未必進得了。相對於北村,東村與南村大都是貧民百姓,牆高不過數尺,柴門簡陋,倒是成了這猞猁的便利的偷獵場,因此受到地災害是最嚴重的。經兩位獵手反複勘探、推敲,大致摸清了猞猁進來的途徑是從大槐坡一側的山林內進入,從南村趙一刀家宅的後山遁逃。
即然找到了途徑,就可以實行圍捕。
張千在進出口附近埋下無數探獸鈴。何謂探獸鈴?這是一種可以讓野獸無所遁形的獵術。據說是獵人中的高人所創。通過絲線、竹竿與銅鈴就可以製成一種簡易的探獸獵具。絲線由插在地上的竹竿繃緊,線上吊著銅製鈴鐺。這絲線幾近透明,又細又韌,由獵手在野獸進出的地方布下密密的網,隻要野獸一踏入網中,便引起銅鈴大震。
張千命村中強壯漢子端著箭弩靜候兩側。要求整晚必須打足精神聽動靜,隻要聽到鈴鐺響時,便把弩箭往聲響出射去。
張千與烏托邦分領兩處,連候數晚,隻殺了幾隻誤入獵區的蠢獐子。時至二十晚上,天空中雲朵綿密,把皎潔的月亮與星星遮的嚴嚴實實,諾大的青元村地麵上黑漆一片,伸手不見五指。
張千領著十數位村民駐守於大槐坡下的道路上。這許多人按不同方位藏好,有的藏在巨大的樹冠裏,有的伏在枯草叢中,有的伏在坡沿上。空氣微涼,秋風淒淒,秋蟲啁啾。直到下半夜時分,網繩中忽然響起一陣快速的叮叮聲,顯然是有一隻野獸以極快的速度從林外竄入。張千心中一驚,大吼一聲,“快射。”
說時遲那時快,十個弓弩手紛紛射出弩箭,同時預先對準網繩區的數十把機弩也被拉動了機簧,數十支箭支如飛蝗般全數射出,弩箭劃破長空,發出可怕的嗖嗖聲。可是那叮叮聲絲毫未停,已然穿過一半的埋伏區。“換箭,往聲響處前方三丈處射!快——”獵人張千怒吼著發出第二道命令。同時心中暗驚:“好狡猾的東西,竟然看穿了我們的機關。”第二輪箭支疾射過後,叮叮聲忽然停了。張千心中一喜,知道射中了,便喊:“都打起火把,引網捕獸。”
火把依次燃起,把大槐坡下照得一片通明。眾人憑著火光望去,隻見坡底下的箭叢中,伏著一隻凶悍的烏黑皮毛的猞猁,它右後肢被一支弩箭穿透,釘在地上。黑猞猁見眾人圍了過來。全身的黑毛如刺蝟般豎了起來,發出一陣激烈的嬰兒啼哭聲,兩隻綠油油的眼眼中射出濃烈的狠意。當看到兜網從天而降時,它果斷的轉頭,“咯”的一聲咬斷箭支,飛一般的從網下竄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