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5本莊洋莊
紅木是古典家具中用材最廣泛的高檔木材。因為紅木鋸開時有辛香味,聞之如酸味。海南稱之檀木,長江流域及北方稱紅木。紅木產於熱帶與亞熱帶地區,印度、越南、泰國、孟加拉國、緬甸均有出產,其中以印度和泰國的質量最好。紅木雕花架子床色澤沉穩華貴,手感細滑,在清至民國年間,廣東、蘇州、上海、溫州湧現出不少名店名號,紅木又分為“本莊”與“洋莊”,本莊以國內市場為主,洋莊以外銷為主。不少紅木大床在雕花工藝上吸收了西洋藝術風格,中國的能工巧匠簡直是在製造一件雕刻藝術品,將雕花床的每一個部位都加以雕刻。形成了清末至民國的上海式和廣式家具,將歐洲洛可可式雕刻風格推進到登峰造極的地步。
紅木做工有蘇式、廣式、京作等不同地區的風格,蘇州一帶工匠的蘇式具有書卷氣息,廣式則有歐洲風氣,浙江寧波的寧式用工用料善於靈活運用,形成了不同的風格流派。
9.3.6楠木櫸榆
楠木又作“丹木”,《博古要覽》說“楠木有三種,一曰香楠,二曰金絲楠,三曰水楠。”楠木與樟木、梓木、椆木號稱江南四大名木,其中以楠木最尊。楠木產於貴州、四川、兩湖地區,還有浙江楠、閩楠和滇楠三種珍貴品種,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楠木是大器晚成的珍貴木材,木質堅韌細密,有幽香,能防潮抗腐蝕。漢代王侯大型棺木往往用金絲楠木,楠木不裂,楠木廳是以楠木為梁柱的大廳。北京十三陵的長陵有楠木殿,承德避暑山莊有“澹泊敬誠”楠木殿。楠木床中有楠木羅漢床或櫸木加楠木圍子羅漢床。1998年拍賣的明代楠木架子床,造型典雅,鼓腿彭牙,四周攢接花格圍子,正麵用拐子紋拚出“富貴”二字,床頂設攢接拐子紋掛簷和牙板,造型完美簡潔。
製作雕花大床的木材用料有“北榆南櫸”之說,櫸木屬榆科,別名榆櫸或大葉榆,木質堅致,色紋美麗,酷似花梨,帶赤紅色的老齡櫸木為“血櫸”,是櫸木中的極品。櫸木產於我國南方,北方稱為“南榆”,又稱“江南櫸”。櫸木紋層層疊疊,似山巒起伏,俗稱“寶塔紋”。民間有數量較多的櫸木大床,櫸木家具也能透射出中國古典家的溫文爾雅,日益受到中外收藏家的珍視。櫸木有美觀的花紋,有花梨木的風采,櫸木上層層疊疊的木紋似山巒起伏,被稱為“寶塔紋”,在雕花架子床中,櫸木大床以黃花梨為藍本,無論是結構、工藝、雕花都毫不遜色,不少花梨木大床以花梨為床臉,櫸木為床身。櫸木產於我國南方,明代家具的主產地在蘇州、鬆江一帶,櫸木大床頗有黃花梨木大床的風采。在柏木家具中,又有鑲嵌紅木、花梨木和香紅木雕花、嵌牛骨的做工,具有白頭紅心,夫妻相攜到老的含義。
9.3.6大匠無名
在中國古代床榻的床杠、床柱、背板上,經常可以看到昔日工匠的筆跡,記號著板料的位置,這時會感覺到離這些工匠很近。他們的勞作氣息猶如在眼前。但是,我們又不知道這些工匠的姓名,這些精美絕倫,不計工本的製作,都是無名氏的作品。大匠無名,這是由於昔日工匠的社會地位極低。他的勤勞、智慧和汗水,使雕床生花,使婚房增色,他們的智慧和汗水凝固在一件件的床榻藝術品上。師徒相授,代代相傳,為當時人們的生活增色,為後人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盡管這些工匠已不為人知,盡管他們早已為雕床而耗竭了生命,但是,與此同時,他們的生命也由於床榻藝術而得永恒。
在曆代正史中,工匠的姓名是少見的。在琴棋書畫中,日常用具是不載史冊的,《中國床榻藝術史》將床榻作為藝術品,是木雕藝術、漆器藝術、繪畫藝術和民俗藝術的綜合;是曆代家具藝術發展的縮影。工藝美術同樣能折射出曆史的光彩,揭示出千百年來科學、技術和藝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