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大地物寶天華,晉中地區更是曆史悠久,積澱豐厚。我上世紀六十年代曾涉足踏察,其時還基本留存明清城鎮原本風貌,其得益於未經曆戰火的摧殘,更由於晉地人們對古物的珍惜,有幸在近卅年來的經濟建設的大發展中,沒有像許多城鎮大肆地拆古建新,所以至今還留存著曆史原本的風貌。這些古代物質的遺存是重要的曆史見證,它實實在在地記載著歲月的滄桑和曆史的印記,同時依附著這些物質的實體而留存著人們生活、活動,特別是經年累月久遠相傳的民俗和風情,這是活著的曆史,還能給現代人觸摸、感受得到的寶貴的遺存,這中間蘊藏著我們民族、地方傳統以及亙古不變的精華,用學術語言說就是留存了可貴的物質和非物質的曆史文化遺產。
見《靜升古韻》書稿,作者記載了靜升的文化曆史和珍貴的遺存,凡寺廟、建築、民居、風景勝跡、民俗文化以及人物傳奇、民間故事均以搜集整理,有助於靜升的物質文化的保護,鉤沉靜升的曆史文化遺產財富,也助於靜升以及靈石的文化旅遊事業的發展。
說到旅遊,這還是近十多年才興旺起來的事情,先前旅遊還隻是少數人的奢侈行為,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遊也逐漸地成為普遍的活動。那些著名的景點和遊覽地,雖然已是人滿為患,卻還是人們的熱衷之所,但許多旅遊者卻在尋找新的景點和旅遊地,同時人們的興趣和愛好也逐步有了變化,這樣許多曆史名城、名鎮以及名村都成了人們的向往之地。人們讚賞古代的遺存,欣賞原本樸實的曆史風光,獵奇不同的習俗,品嚐異地的飲食與菜肴。國家的節假日長假的安排也是鼓勵人們享用旅遊的假日。旅遊事業的蓬勃發展,也使許多偏僻的山村、不知名的城鎮變得熱鬧與繁盛,許多逐利者蜂擁而來,美其名是旅遊開發,而實際上大多是謀利的行為,有許多的曆史文化遺產地因此受到了重創,這往往是當地人始料不及的。中國大地上這種情況比比皆是,沉重的教訓還不為人們所認識。
靜升古鎮王家大院已有了旅遊開發,有成熟的經驗,也有教訓自當記取,而其他地方的旅遊開發還方興未艾,所以我要特別提起:靜升以及晉中許多城鎮的曆史遺存都是優厚的旅遊資源,我們要百倍地珍惜並合理地利用好,其關鍵就是要樹立正確的保護理念,所有的旅遊活動和開發項目都要在保護的前提下進行,事先要做好科學的保護規劃,然後在保護規劃的指導和控製下有序地進行旅遊活動和項目的開發。
可惜的是許多地方的旅遊事業一發展,就隻求經濟的回報,於是常常出現與保護要求不符的情況,甚至出現破壞曆史文化遺產的現象。還有些地方在遺產地為了發展旅遊而對曆史建築及環境隨意地改建、重建、新建,使其失去了原本真實的曆史風貌,這種情況還正有泛濫之勢,應該引起我們的注意,不然的話好端端的曆史遺產都在發展的幌子下破壞了。
我們保護曆史文化遺產是要將曆史真實的信息原本地傳遞給下一代,不能用隨意的舉動纂改它,這是無知與違規的行為。我覺得《靜升古韻》正是用文字形式記述了靜升的曆史文化遺產,是佐證了靜升古鎮的遺存,將有益於靜升曆史文化遺產的保護。正是有感於靜升古鎮還留存有真實的曆史遺存,那些古樸的溝堡、民居和悠久的曆史,期望它能在現代旅遊業中獲得有序而合理的開發利用,它將是晉中大地上的一朵奇葩。《靜升古韻》的讀者們肯定也會與我有同感的,最後要感謝編者的辛勞與認真。
阮儀三
2012年9月10日於同濟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