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於榮光——演電影不是人幹的事兒(1)(1 / 2)

於榮光 著名演員

雖然於榮光監製的《狼毒花》已經獲得了好評,雖然他的新作《偵探成旭》也開始在各個電視台播出,但是他作為監製、導演應該還算是新人,不過,作為演員,他無疑是資深的。20多年以來,他已經出演了幾百部影視劇作品。80年代初,很多人就從一些港台合拍片中認識他了。那個年代他的武打動作和反派形象深入人心。趁著他到兄弟頻道參加電視劇的推廣,我們采訪了他。

精彩對話:

程程:這個好多人呢,一說起你來呢,有的時候犯迷糊,第一呢就覺得首先說不太清楚於榮光是哪兒人?

於榮光:對,哪兒人。

程程:香港的,還是咱們北京的?因為聽你說話也有北京口音,你到底是哪兒人?

於榮光:我其實是北京人,正宗的北京人,從小在北京長大。之所以人家認為我是香港人,是我一出道拍電影呢,就跟香港人合拍,所以人家覺得這是香港來的人。然後我又到香港大概發展了10年。這10年呢,拍了大量的電影,每年有十幾部之多,人家就覺得“於先生是第幾次來大陸啊?”就是那種的,很多這種話。我說我是,再一聽我說話都不可能是那個廣東人、香港人,說這麼正宗的普通話。後來慢慢才知道。

於榮光,1958年出生於北京,父親是著名京劇演員於鳴奎。雖然一開始父親並不想讓於榮光學京劇,但是最後於榮光還是走上這條道路。

於榮光:京劇受的那個苦,還有那些東西呢,是一般人,非常人能想象的。

關鍵是我小時候,練京劇的時候是被逼的。我那個時候呢,麵臨著插隊。家裏頭做這行的,我母親就覺得,當時給我父親定的這個成分叫反動藝術權威,家裏就變成一個黑五類的家庭,成分不好,你成分不好,你有些事情做不了,比如說當兵那事兒你當不了。我母親對這個事情就耿耿於懷,覺得我們家也是苦出生的,他父親也是努力出來的,那哪是壞蛋呀?不是啊!要證明這個事情,就帶著我們幫孩子考試。考試幹嘛呀?當兵,當文藝兵。我6歲就出來去當兵,到處考試。當時我和我哥哥考了好多地方,但是一調查,他們家是黑五類,不能收。後來終於我有一個弟弟他考上了,終於就證明了,我們家是一個紅五類了。我媽媽也因此而身心疲憊,一身的病,最嚴重的時候神經官能症,就神經病了,等於是。緊張得一塌糊塗。後來我們呢,就沒去了軍隊,就到了一個劇團,叫北京的“風雷京劇團”。

京劇是需要非常紮實的基本功的,不論是唱還是打都容不得一點弄虛作假。

於榮光11歲進入北京風雷京劇團,開始了一段魔鬼式訓練的時代。

於榮光:小孩子到這兒來,拿大頂、倒立,一個小時是什麼概念?你知道,你過了10分鍾就鼻涕眼淚哈喇子全下來了,就控製不住的,流眼淚啊,累啊。這個頂就拿了10年,每天這樣的。那你手都麻了,頭暈啊。小的時候那個劈叉,我們那個時候任何一個人不管學哪行的,都要經過這關的。它剛開始是這樣的,八字的,它是不可能給你弄得直的,它是這樣的,那怎麼辦呢?老師就給你頂在牆上,兩條腿靠著牆,揣你屁股,哢哢,就這樣。就叫,每天哭啊。

程程:那個時候你幾歲啊?

於榮光:那會兒10歲左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