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6章 於榮光——演電影不是人幹的事兒(1)(2 / 2)

程程:那還不回去跟媽媽哭不幹這個了。

於榮光:也沒想著要哭,也沒喊著多委屈。反正就偷懶是有的,大家就連起手來偷懶。比如說拿大頂,那麼拿大頂老師有的時候,就去沏個水啊,哼哼個歌啊,弄個吃個早點啊,那會兒大夥兒就開始趴下,不是趴下是腦袋頂地下了,“咚”就你看著我,我看著你。老師一進來就“嗒”又起來了。

程程:這就算偷懶了?

於榮光:偷懶啊!你下來是不敢的啊,下來那要挨打的。

那段時間雖然很苦,但是於榮光回想起來,卻覺得那是最值得回憶的時光。

也許京劇是他人生最寶貴的財富,他後來的一切都得益於京劇的滋養。

於榮光:現在想想,我覺得那段曆練對我幫助很大。現在想想,曆練的已經不僅僅是體格了,那個身心,那個心理狀態,我覺得是一種,有一種堅韌不拔的精神。這種堅韌不拔的精神,對我以後的好多事情,比如說到現在我基本上不怎麼害怕吃苦。多苦的事兒,別人看著“這戲可別拍,太苦了”,對我來講我覺得正常吧,沒有什麼苦的,承受力特別好。可能是那個時候練就的,就是有那種磨煉吧,算是。

於榮光學的是武生,他主演的劇目經常去人民大會堂、中南海懷仁堂參加彙報演出。成為當時北京最為出色的京劇武生。

於榮光:當時蠻出色的,說實在話。

程程:為什麼不堅持了呢?

於榮光:也不是沒堅持。

程程:到現在特有點兒後悔的感覺吧?

於:不是後悔,是留戀。所謂留戀,我很喜歡京劇,我到現在也很喜歡京劇。我的家裏啊,車裏啊,還有這個辦公室裏啊,經常有一些個京劇的帶子、磁帶啊,VCD放來看。喜歡。當時有一個偶然的機會呢,就是那會兒開始有武打片了,中國流行武打片了。很多香港的那個投資人、導演都來看我戲。今天又來了倆香港人,到後台來看“那個人是誰啦”,說話又那個味道的。經常來看我,就覺得這孩子不錯,後來又選中一個戲叫《木棉袈裟》,我第一個電影。

《木棉袈裟》由香港著名導演徐小明執導,於榮光在劇中主演一個大反派祁天遠。這第一次“觸電”的經曆,不僅沒有讓於榮光愛上演電影,反而讓他產生了抵觸情緒。

於榮光:去了一個星期我就煩了。我就覺得這個演電影這不是人幹的事兒,早上5點鍾起來化妝,到了下午3點了還沒吃飯呢。經常的事嘛。到現場也亂哄哄,也沒人理你。等了半天下午4點的時候,拍一個鏡頭回家了。哎呀,把人耗的。磨啊,磨的啊就是一點兒精神頭都沒有。我就覺得太辛苦了,“這他媽的哪是人幹的事兒啊?”“不幹了!”真是發狠地說。“誰他媽的幹這個誰就是孫子。”

程程:真的不幹了?

於榮光:那會兒確實是那樣說。但是在戲班子長大的人,有一種觀念就是答應人做的事情一定要幫人完成。

《木棉袈裟》是於榮光演的第一部電影,也差一點就成了他的最後一部電影。

當時拍攝完成他就回到了京劇舞台,準備安安心心當他的京劇武生。但是在《木棉袈裟》的樣片出來之後,於榮光被震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