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天斧沙宮是“類丹霞地貌”,就想繼續向西,去見識一下名副其實的丹霞地貌。須知,在全國已發現的近300多處的丹霞地貌中,甘肅就占了53處,而河西走廊又位列甘肅之首。
車進永登,遠遠就看到臨河山體五彩斑斕,黃紅白藍綠層次疊連,色彩紛呈,仿佛穿越遠古一下子撲進你的眼簾。那鐵鏽般的紅,如同秋天熟透的紅高粱,那絢爛的藍,猶如大海的波濤漂浮在山巔山間,而那白,不能不叫人聯想起白堊紀那些充滿慘烈的角鬥與廝殺:龐大的恐龍滅絕了,劍齒虎和古象群也衰敗了,那些櫟樹,那些蒲蓮,也伴隨著野獸的掠奪和幹旱枯萎凋謝。隻有高山,隻有這高山打滿一個個紀元的印戳,就這樣呈現人們的麵前,世世代代。
朋友說,你別愣神了,這樣的丹霞劉家峽有,麥積山也有,但最壯觀的還是河西那些雅丹地貌,到了那裏,你該醉了。雅丹地貌?是的,是雅丹,不是丹霞。丹霞地貌,是鑲嵌在山體裏的,而雅丹地貌卻是堆積在戈壁大漠上的,它們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是天然的人間雕塑。
終於來到了河西,終於看到了那些天造地設的瑰麗景觀,終於看到了那些鬼斧神工的雅丹雕塑,而且真的醉了。看哪,平地拔起一根擎天柱,突兀崛起一座蒙古包,遠處生起嫋嫋坎煙,城堡鼓起一艘軍艦,四方的圍牆,殘破的斷垣,還有隆起的工事,壯士的刀劍,駱駝大象馬牛羊,側臉的少女,騎馬持鞭的牧童牛郎,那些層疊重重的墩台,蘑菇雲,那些被歲月雕琢的千姿百態,讓人沉迷,讓人疑惑,今昔何年,故往多久,從何處而來,到何處而去?人生若夢,眨眼一瞬,生命如此短暫,又如何去珍視與愛惜?夕陽如瀑,一下子將這戈壁大漠燒紅染透,神奇的雅丹景觀忽然變成了另一副詭異的麵孔或形製。
哦,原來大自然的景觀沒有絕對固定的模式,一切皆在緩慢與急速的變化之中。
此刻,不知哪裏來的一群攝影者,趁機架起了三腳架,他們要搶拍這時光變化中的“魔鬼城”,不知是否還有待夜幕降臨,捕捉鏡頭裏那些善變的“魔鬼”?
蘭州的宮是天斧沙宮,是“類丹霞地貌”,沒有永登、劉家峽、張掖的那麼丹霞四射,也沒有河西玉門、敦煌那樣引人人勝的雅丹地貌但是,大自然氣象萬千,蘭州“類丹霞地貌”的天斧沙宮,同樣是大自然的慷慨賜予,一樣是別有情趣的黃土景觀,畢竟她是西部黃土高原上的一幅不可多得的力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