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是大土山,是帝王的陵墓“也就是老百姓說的“墳”或“墳墓”,書麵語叫做“塚”。帝王生前極盡富貴榮華,死後仍然冥府領先,陵墓照樣恢弘壯觀,正所謂天上人間,地下陵園“中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墓在陝西臨潼,遠遠看去就像一座金字的山嶺,背山麵水,天高地闊“因為沒有開發,千百年來一直穩穩當當地坐落於天地之間,周圍是沃野良田,村莊山川,汽車、高速公路,當然還有秦人活活潑潑的後代子孫“秦始皇的墓塚,高76米,周長2000米。據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始皇初即位,穿治麵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至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徒臧滿之。令匠作機弩矢,有所穿近者轍射之。
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可見其陵墓極盡技巧,規模形式當是空前絕後。
據國家有關部門1974年的鑽探勘察論證!陵墓內包含內外兩座城!
內城周長約2500米!外城周長約6300米。他們在外城東側的1500米處的現場!發現了3個兵馬俑坑!坑內叢葬著大批陶土製作的兵馬俑!這些陶俑的大小、身高、體型、麵目神態與真人真馬如出一轍。兵馬俑鎧甲戎裝!色彩鮮豔!形象生動!栩栩如生“萬人的兵俑軍隊陣容!完全仿照秦軍宿衛軍的陣勢加以製作,有序地按步、弩、車、騎四個兵種排列“將士們手中分別執弓、箭、弩、青銅戈、矛、戟,等一些秦軍實戰的武器,呈現著參戰的姿態,有的身背箭弩奮勇向前,有的駕車策馬,麵向東方,有的精神百倍地大步行軍“遂後,國家為這3個兵馬俑坑設置了寬大的拱形展廳,並公開展出。
1979年,建立了秦始皇兵馬俑展覽館。
位於北京昌平縣境內的明十三陵,方圓40平方公裏,是個規模宏大的陵墓建築群落。陵墓中埋葬著從明成祖朱棣到明毅宗朱由檢等13位明代皇帝。各個陵之間,除陵園的大小和簡繁有些差別之外,建築布局和規製都基本一樣。平麵均呈長方形,後麵有圓形或橢圓形的寶城。陵墓的建築群落從石橋起,依次分列陵門、碑亭、棱恩門、棱恩殿、明樓、寶城等。十三陵的建築分地上建築和地下建築,地上建築以宏偉的長陵為最,地下建築以已發掘的定陵宮殿為最。
長陵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墓,坐落在昌平境內的天壽山主峰之下,建於永樂十一年(1413年),是十三陵最早的一座,也是規模最為宏大的一座。整個陵園有圍牆環繞,有3個主要院落,其中包括陵門、神庫、神廚、碑亭、棱恩門、棱恩殿、欞星殿、明樓、寶城等。寶城由青磚砌成,圓形,上有垛口,形似城堡。明樓方形,中貫穹窿式天花,頂為黃筒瓦重簷,匾額書“長陵”二字,正中石碑上刻著“大明成祖文皇帝之陵”。
陵園外還有東西二墓,墳的形狀如同深井,故也稱東井、西井,分別埋葬著16位為朱棣殉葬的宮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