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興奮的朱允炆(2 / 2)

不過,就是這個沒有半點名氣的人,卻是一手打造了濟南的所有防禦,否則的話,即使鐵鉉再怎麼親自指揮士兵,也是徒勞無功的。

鐵鉉,盛庸。朱允炆在自己的心裏默默地記下了這兩個名字。或許,這兩個人,正是上天派給自己的救星吧?

朱允炆所料並沒有錯,鐵鉉與盛庸,這兩個人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將會給朱棣以前所未有的麻煩。雖然他們都努力並沒有改變任何的結果,但是,至少他們曾經嚐試過。

“陛下,燕王已經撤軍,下一步我們該如何是好?”堂下的大臣們吵了半天,也拿不出一個主意。知道這個時候,他們才發現朱允炆從頭到尾一句話都沒有說,反而一直在那裏傻笑。眾臣麵麵相覷,還是方孝孺走了出來,對朱允炆拜了一拜,問道。

朱允炆這才反應過來,先前他一直沉浸在擊敗朱棣的喜悅之中,卻是根本就沒有考慮到下一步該如何是好,究竟是戰是和,還需要自己來拿主意。

當然,在這之前,有功之臣還是要好好犒勞一下。不論他們都本意是不是那些朝廷的封賞,但是他們立了功,這是有目共睹的。

朱允炆想了想說道:“山東參政鐵鉉,大敵當前,卻絲毫不退,危難時刻更是挺身而出。國家有這樣的臣子,實在是天下之幸。即日起,晉升為山東布政使,領兵部尚書之位。”朱允炆根本就沒有任何商量的口吻,而是直接敲定了這件事情。

眾臣幾乎都是吃了一驚。按理說,朱允炆封賞鐵鉉,是合情合理的,而且,現在的鐵鉉也的確配得上一個山東布政使的位子。但是,這個兵部尚書,恐怕就有些不妥了。

鐵鉉畢竟是書生出身,一無軍旅經驗,二無軍功。僅僅是保衛了濟南,就被提升為兵部尚書這樣的官職,實在是有些勉強。

不過,這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沒有出聲反對。笑話,鐵鉉的確不是行伍出身,資曆也不怎麼足夠。但是,他卻是這麼長時間以來第一個真正的在正麵戰場上擊敗朱棣的人。就憑借這個名頭,就沒有人有資格說出反對的話來。你若是反對,好啊,那你去打敗朱棣啊,打贏了朱棣,兵部尚書就是你!這些大臣們雖然有很多人都是頑固迂腐之輩,但他們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擊敗朱棣?開玩笑,單挑他們都打不過,更別說戰場對決了。

其實,更加重要的還是朱允炆的態度,他這不容置疑的口吻擺明了就是告訴大臣們這事沒得商量。既然如此,更不會有人去做那些費力不討好的事情了。

“陛下,臣以為,曹國公李景隆輕敵冒進,遇戰便退。實在是可惡至極,應將此人就地正法,以儆效尤!”就在這個時候,黃子澄又一次站了出來。這一次,他就是針對李景隆來的。

這件事情他早就已經在私下裏與朱允炆說過,但是那時的朱允炆考慮到李景隆畢竟與他是血親,就放過了他。但是這個時候,黃子澄又一次舊事重提,明顯是不打算放過他。

雖然黃子澄齊泰兩人被朱允炆暫時免官,但是他們了兩個畢竟還是深受朱允炆信任的。所以,現在他們兩個也是在朝堂之上。

黃子澄話音剛落,禦史大夫練子寧以及禦史葉希賢也是向朱允炆慷慨陳詞,要求立斬李景隆。看著三人這配合,明顯就是商量好的。

說起來李景隆也實在是人緣太差。當然,這也怪他實在是太過無能,打了敗仗不說,還能夠厚顏無恥的跑回京城來,如果不是當年李文忠實在是為大明帝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恐怕李景隆依舊是過街老鼠,人人喊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