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回到了北平,王小明的心裏就一直有著幾分壓抑。他跟隨朱棣也已經有近兩年的時間了,一直以來,朱棣都是戰無不勝的。直到這一次東昌血戰的失敗,才真正的提醒了王小明,朱棣雖然強大,但他也不是無敵的。
雖然這一次的失敗並不能夠證明什麼,但是對於北軍士兵們來說,這恐怕是他們一生中的恥辱。這一戰過後,北軍將士們的士氣下降到了一個極低的程度。
雖然可以用勝敗乃兵家常事來安慰自己,但是王小明的心裏還是有著幾分難受的。
這倒並非是像朱棣那樣看不見天子之路的希望,他知道,再過不久,朱棣就能夠成功的坐上那張寶座。他心中所擔心的,並不是朱棣能不能成為皇帝。他所擔心的,是他自己的命運。
在東昌戰敗以前,王小明還並沒有怎麼在意自己的未來。在他看來,自己隻要跟隨著朱棣取得天下,然後取得個一官半職,就這樣過完自己的一生。想來自己日後若是成為了靖難之役的有功之臣,應該也會得到一個不低的職位吧!即使不能夠像朱能那樣成為了公爵,至少一個侯爵還是有希望的。
但是,現在王小明的心卻是發生了變化。親眼看到了張玉的死亡,王小明的心中也不由得出現了兔死狐悲的感覺。雖然張玉作為一個武將算是死得其所,但是王小明可不這樣認為。
王小明知道,張玉為了救朱棣而死,算是盡忠盡職,換成了朱能,他也會這樣做的。
但是,王小明不一樣。雖然他也是忠於朱棣,但要他為朱棣去死,他自問還是做不到的。在王小明的心裏,什麼忠君愛國都是扯淡。愛國自然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忠君他卻不願意接受。他可以跟隨朱棣征戰,但是他卻並不能夠接受為了這一個目標而付出自己的生命。
武藝高強有何用?統帥千萬大軍有何用?到頭來還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
其實在王小明剛剛來到朱棣身邊,準備踏上戰場的那一天起,死亡,就會時時刻刻地圍繞在他的身邊。從他真正的效忠朱棣的第一天起,他就已經成了反賊。他將會無數次的跟隨朱棣走向戰場,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場大戰中,他會被南軍某一個不知名的士兵殺死。當然,也有可能死在平安那樣的名將槍下。其實,王小明的內心深處早就知道了這一點,隻是,長時間以來的安然無恙,讓他一直都是刻意的忽略了而已。而直到這一次,他親眼看到了張玉的死亡,他才感受到自心底而來的那一份戰栗。他想要建功立業,想要攪動天下風雲,他不甘於平靜的生活。但他卻並沒有做好為這一切付出生命的準備。
他獨自一人走在王府的花園裏,這個問題已經困擾了他幾天的時間了,他沒有向任何人說過。其實,這是王小明的一個缺點,不論自己遇到了什麼問題,他寧可一個人鑽牛角尖,也不願意將自己的麻煩說出來,與自己親近的人一同解決。
這樣的人其實也不在少數,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很強,但是也非常容易走極端。至少王小明就已經是心情低落了好幾天。
就在這個時候,他忽然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他不禁微微一愣,自從白溝河戰役結束後,他一直都沒有見到那人,沒想到今天自己隨便出來逛逛,居然還遇見了,這還真是巧了。看到那正在花叢中穿梭的倩影,王小明低沉的心情也不禁好了一些。想到這裏,王小明微微一笑,走了過去。
“我說小如意,這麼長時間沒見,想我了沒?”王小明人還沒到,聲音卻是先一步傳入了那道倩影的耳中。
那人影身子微微一顫,猛然回過頭來,正好看到了一臉微笑的王小明。
王小明也是打量著對方,那張秀美的俏臉上因為天氣的緣故有淡淡的紅暈,可不正是柳如意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