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姑娘回到府中,義父正在等著她。

原來,馬姑娘名叫馬秀英,她的義父正是郭子興。

馬秀英連忙上前,微微欠身行禮:“義父,秀英回來了,您找我有何事相商?”

郭子興抬頭,目光中閃過一絲欣慰,隨即眉頭又緊鎖起來,沉聲道:“秀英啊,黃河泛濫,百姓苦不堪言,北方烽火已起,我意我輩亦當順應天時,舉旗起義。喚你回來,是想聽聽你對這起義大計有何高見。”

馬秀英聞言,神色凝重,緩緩道:“義父,女兒以為,民心乃起義之本。我們應廣傳仁義之師的美譽,讓百姓知曉我等非為一己之私,而是為解救蒼生而戰。同時,需廣結天下英雄,攜手並進,使起義之火成燎原之勢。至於策略,則需靈活應變,既能正麵迎敵,亦能出奇製勝,方能在這亂世中立於不敗之地。”

郭子興聽後,讚許地點點頭,但隨即又顯露出幾分憂慮:“你所言極是,這些我已有所籌謀。然而,起義非小事,需銀錢糧草支撐,此乃當前最大之難。”

馬秀英見狀,眼中閃過一絲堅定,輕聲說道:“義父,或許我能為您分憂。”

“哦?”郭子興聞言,目光中滿是好奇與期待。

馬秀英繼續道:“今日女兒外出,不巧遭遇劫匪,幸得一位沈公子出手相救,才得以安然歸來。”

“沈公子?”郭子興眉頭微皺,似乎在思索這個名字。

“正是那位富可敵國的沈萬三。”馬秀英補充道,言語間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自信。

郭子興聞言,臉上頓時綻放出喜悅之色,拍案而起:“哈哈,真是天助我也!秀英,你明日便引我去見這位沈公子,或許他能成為我們起義路上的重要助力。”

馬秀英回道:“是,義父,女兒定不負所托。”

次日清晨,陽光溫柔地灑滿大地,馬秀英身著淡雅服飾,與郭子興並肩步入沈萬三的府邸。郭子興步伐穩健,目光中透露出幾分敬意,他緩緩前行至沈萬三麵前,拱手笑道:“沈公子,聞名不如見麵,郭某子興這廂有禮了。”

沈萬三抬眼,目光在兩人間流轉,最終落在馬秀英身上,他微微一笑,對馬秀英道:“馬姑娘,別來無恙。這位便是令尊大人嗎?”

馬秀英溫婉一笑,介紹道:“正是,沈公子,這位便是我義父郭子興。而我,便是馬秀英。”

沈萬三心中暗驚,麵上卻不動聲色,心中暗道:這馬姑娘,果然便是日後的馬皇後,氣度不凡。

“郭老爺,久聞大名,今日得見,實乃幸事。”沈萬三回禮道,隨即做出邀請,“此處人多眼雜,不如移步客廳詳談?”

三人步入裝飾典雅的客廳,各自落座。郭子興輕抿一口茶,眼神中透露出幾分凝重:“沈公子,昨日小女歸家,對沈公子仗義相助之事讚不絕口,老夫特來致謝。”

沈萬三擺手笑道:“郭老爺言重了,路見不平,自當相助,不足掛齒。”

郭子興點頭,話鋒一轉,眼神中閃爍著光芒:“沈公子,小善可救一人,大善方能濟世。如今朝綱不振,百姓受苦,老夫有意舉義旗,不知沈公子可有意願共襄盛舉?”

沈萬三聞言,眉頭微皺,正欲開口拒絕,卻見郭子興目光堅定,似有千言萬語未盡。他沉吟片刻,道:“郭老爺快人快語,沈某佩服。隻是此事重大,需得慎重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