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明宣聽完後,神色一怔,半晌後才低低道:“原來是他們,難怪能使喚得動吳禦史、張禦史和邱禦史。”
“宣兒,你說什麼?”涼國公沒聽清他的話。
薑明宣揚起臉笑了笑,道:“沒事的,父親,我們回府罷。”
涼國公見他還笑得起來,以為是氣出毛病來了,忙問道:“宣兒,難道你不難過麼?”
“兒子是難過,可難過也改變不了既定事實。而且,兒子有自信能通過科舉再次站在陛下和朝臣麵前。姨娘應該醒了,我們去瞧姨娘罷。”薑明宣命小廝牽來馬兒,親自為涼國公牽馬。
涼國公鬆口氣,一躍上馬,薑明宣登上另外一匹馬,父子倆帶著侍衛消失在官道上。
宮門口,一道石青色的身影負手而立,目送他們離開。
小太監提醒道:“世子爺,皇後娘娘等著您呢。”
孟長珺點點頭,轉身進宮。
麟趾宮。
袁皇後正準備歇晌,聽見他來,宣入偏殿,嗔怪道:“長珺,說好陪我吃午膳的,怎麼到此時才來?”
“有點事耽擱了。姨母找我什麼事?”孟長珺飲了口熱茶。
“哦,就是聽聞昨兒涼國公府上出了事,來尋你問問。”
“姨母何時對這些道聽途說也感興趣了?”孟長珺微微一笑。
“倒不是感興趣,而是上次薑老太君不是欲把薑家大姑娘說給韓國公府麼?我應了老太君推了你母妃做冰人的好意,昨兒你母妃進宮見貴妃,路上遇到我,又提起這事,就問我薑家大姑娘說的是不是韓國公府?我沒給準話,她就道,薑家姑太太貌似不願意,請我再尋薑老太君問個準話。瞧她的樣子,是鐵了心要給薑家大姑娘保個大媒的。如今薑家出了大事,我便尋你來問問,昨兒你不是去了涼國公府上做客麼?”袁皇後不緊不慢地說完,笑微微地看著孟長珺。
孟長珺眉峰輕輕蹙了下,不動聲色道:“具體的我不知道,昨兒大家正在聽戲,薑老太君身邊的老嬤嬤突然衝進來跑到涼國公身邊稟告薑家二姑娘被人挾持。大家看見涼國公調動侍衛才知道有刺客,於是紛紛去抓刺客,刺客沒抓著,倒是瞧見那二姑娘與涼國公的幕僚在行苟且之事。宴席自然不歡而散。今兒涼國公遭禦史們彈劾治家不嚴,管教無方,不知怎的又扯出薑明宣幼時曾推薑家大姑娘下水的事,皇伯父便罷了薑明宣的官職。”
說完,又奇怪地問道:“王妃怎麼想到給薑家大姑娘說媒了呢?說的是哪家?”
他是從來不叫寧王妃為“母妃”的,都以“王妃”呼之。
袁皇後歪在大迎枕上,閑散隨意,搖搖頭道:“原來如此,薑家家風果真不好,那薑二姑娘三番兩次出醜,難怪陛下發怒。”
感慨一番,才回答他的問題:“你在京城中名聲不好,雖救了薑家大姑娘,但也有流言傳出,對薑家大姑娘不利。你母妃為此心存歉疚,覺得是自己沒教好你,導致你沒個好名聲,便想為薑家大姑娘說門好親事作為補償。具體是哪家,我卻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