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bā(3 / 3)

呂洞賓心想,世人真大膽!小小藥店竟敢誇這般海口,待我進店,戲弄主人一番,就說:“店家,貧道慕名而來,想買空號四味丹藥,不知可有?”

店主起身道:“老漢白禮文,祖籍杭州,在孟河開設藥店,已有50個春秋。我開店不求發財致富,隻為消災治病。店內備有九州各府的地道藥材,不知道長需哪四味藥?”

呂洞賓冷笑一聲說:“這四味藥,一叫‘稱心’,二稱‘如意丹’,三為‘煩惱膏’,四是‘消氣散!’請店家從速取拿。”

白禮文心中一陣震驚,思量著:我在藥店做買賣幾十年,從未聽說有這樣的四味藥,正在猶豫,呂洞賓陡然站起,指著匾額大聲道:“好一個‘萬藥俱全’卻連這四味普通藥也拿不出來,還不快把匾額摘掉。”

“道長且慢”,白禮文隨機應變道:“道長,你早來三天也行,遲來三天也好,這回味藥,剛剛賣完,新藥尚未到來,請道長到別的藥店看看。”

呂洞賓也不罷休,說道:“店家是講信譽的,既然店家說三天以後有藥,我就三天之後來取拿,逾期無貨,那就莫怪我無禮了。”說罷揚長而去。

白禮文回到內室,思前想後,不禁長籲短歎起來,他的獨生女兒白牡丹見老父愁眉不展,關切地間道:“爹爹,今日為何悶悶不樂嗬?”

白禮文緊鎖眉頭說:“剛才店堂來了位道長,點了四味藥,我拿不出,那老道先要毀壞店堂招牌,後又說三天後取貨,否則就要無禮,為父怎不犯愁。”

“不知那道長點的哪四味藥?”白牡丹問道,老父將那四味藥名報了一遍,白牡丹略一尋思,笑著安慰老人道:“爹爹,女兒想,這老道並非真心前來買藥,三天後,讓女兒對付他就是了。”

三天後,呂洞賓果真來了,他抬頭不見老人,卻見店內端坐著一位妙齡少女。呂洞賓微微一笑,手舉拂塵,正欲動問,白牡丹站起身開口道:“這位道長,想必是三天前來小店買藥的吧。道長要的四味藥,我爹爹早就準備好了。他今天有事出門了,讓我把藥交付道長,請您接藥吧!”“藥在哪裏呀?”呂洞賓暗暗吃驚。“這不剛給了你嗎?”白牡丹胸有成竹地說。呂洞賓質問道:“小姑娘,我兩手空空,何曾拿到藥?如此交藥,豈不是一句空話嗎?”白牡丹針鋒相對地說:“道長點的那四味藥,徒有空名,不也是空話嗎?”

呂洞賓內心驚訝小姑娘的聰穎,但卻不露聲色地問道:“哦,你既然知道這四味藥有名無藥,你能把藥名解釋一下嗎?”

白牡丹稍加思索,朗聲說道:“熱情待客叫‘稱心丸’,百問不厭是‘如意丹’,惹是生非為‘煩惱膏’,與人方便是‘消氣散’。”

呂洞賓眉頭一皺,又生一計,“三天前點的這四味藥,時間已過,我不要了,我要另點四味,”“請講”,呂洞賓清了清嗓子說:“我一要‘遊子思親’,二要‘舉目無親’,三要‘夫妻相親’,四要‘兒無娘親’。”

白牡丹思忖了片刻答道:“這些小店都有,不就是荷香、生地、蜂蜜和黃連嗎。”“這怎麼講?”

“‘遊子思親’理當回鄉,‘舉目無親’人在生地,‘夫妻相親’甜如蜜,幾無娘親黃連苦。不對嗎?道長!”白牡丹忽閃著兩眼反問道。

呂洞賓沒想到小姑娘如此聰慧,還想再難她一回,就說,“我再另點四味,一要藥材三分白,二要藥材一片紅,三要藥材顛倒掛,四要藥材中的巧玲瓏”。

白牡丹張口便應道:“獲警切片三分白,朱砂研粉一片紅,黃瓜佛手顛倒掛,小小葫蘆巧玲戲。”

“不對,這回可錯了。”呂洞賓大笑說:“葫蘆雖稱得上小巧玲瓏,可它不算藥材呀!”

“請問道長,你背的葫蘆裏裝的是什麼?”

“藥呀。”呂洞賓脫口而出。

“這不是藥嘛!”白牡丹反問二呂洞賓聽她一說,自覺不好意思了,趕快溜出藥店,從此,再也不敢貿然戲弄人了。

八鬥的小甕裝不下一石。

八哥嘴巧過不了潼關。

八兩半斤一般大。

八兩配半斤。

八歲八,掉狗牙。

八歲孩童能數九,八十歲老公不識時。

八敗命還怕死做。

八十歲的公公難定柴米價。巴掌不及拳頭,單絲不及麻繩。

巴掌大捂不過天來。扒開籬笆讓狗鑽。

扒了東牆補西牆,結果還是住破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