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章 bā(2 / 3)

呂洞賓,在道教中,全真道奉其為“純陽祖師”,又稱“呂祖”。曆來大多數研究者均認為,呂洞賓姓呂名岩,唐末人。《金唐詩》、《詞綜》中都收有他的詩作。宋代羅大經的《鶴林玉露》、洪邁的《夷堅誌》及《集仙傳》等書對其均有記載。有說他是京兆人,唐鹹通中及第,曾當過兩任縣令。有說他是九江人,原為唐宗室,姓李,因避武後之禍,易姓為呂。他始名紹光,二十餘年科場不第,遂罷舉而縱遊天下,後被鍾離權點化成道。他是八仙中人情味最濃的一個,瀟灑、風趣,為民除暴安良,斬妖除怪,還好酒好色,世間流傳有《呂洞賓三戲白牡丹》的傳說,他的傳說既多且雜,但從中也可看出原是唐代一位慕道的士人,後被人們神化成仙。至今在河南睢縣仍然保留有明兵部尚書袁可立為祭祀呂洞賓而建的袁家山呂祖廟。

韓湘子,字清夫,拜呂洞賓為師學道。道教音樂《天花引》,相傳為韓湘子所作。有說法稱他是唐朝韓愈的侄孫子韓湘。生性放蕩不拘,不好讀書,隻好飲酒,世傳其學道成仙。韓愈過生日時他回來了。韓愈一看,那天是大喜的日子,也不好罵他,看他穿一個道士這個樣子,邋裏邋遢的回來了,又喜歡又不高興,結果就問問他,來給叔叔拜壽總不錯,你做什麼不讀書不考功名,去外麵學這個當道士。看這個牡丹花跟詩句不相關嘛,倒是那兩句詩很好記住了。後來韓愈反對唐憲宗迎佛骨回宮,寫了一篇奏表,皇帝一生氣,大為惱火,就把他貶到潮州,他剛好路過秦嶺,此時此景正是他侄兒寫的那句詩。此時想起他侄兒告誡他的即是貴為王侯將相也如過眼煙雲。

在唐元和年間,忽然回到長安,衣衫破舊,行為怪異,韓愈讓他入學校和學生們讀書,但韓湘子和學員討論時一言不發,隻跟下人賭博,喝醉了就睡在馬房中睡三天五日,或露宿街頭,韓愈擔心不已,問他:“人各有所長,就算小販也有一技之長,你如此胡鬧,將來能做什麼呢?”韓湘子說:“我也有一門技巧。隻是你不知道。”韓愈問:“那你能做什麼?”當時正當初冬季節,令牡丹開花數色,又嚐令聚盆覆土,頃刻開花。

曹國舅,名佾,亦作景休,為八仙之一。《宋史》因他為慈聖光獻太後(河北正定縣人)之長弟,故稱國舅。

曹國舅乃北宋開國王曹彬之孫、吳王曹玘之子,曹氏祖上自曹彬之父曹芸以上世居在寧晉,曹芸的父親及以上曹氏諸人死後均葬於其原籍寧晉縣延白村曹氏祖塋,後世遷徙靈壽,遂靈壽成為籍裏,但曹彬卻讓其第五子曹玘居住寧晉,守護寧晉縣之曹氏祖墳,以示不忘根本之意。曹玘後被仁宗封為吳王,曹玘之女應詔入宮被宋仁宗冊封為皇後,而後曹皇後之長弟曹佾成為曹國舅。根據此曆史記載,曹國舅為邢台寧晉人,曹皇後之弟。後世被尊奉為道教八仙之一。

曹國舅是道教八仙中地位最尊貴的人物,盡管地位很高,被封為國舅,而且天資聰明,但是他並不喜歡享受富貴的生活,不喜歡利用特權,而是喜好道教的修行。

曹國舅有一弟自恃為帝室的親戚,逞強行惡,搶奪百姓的田地據為己有,而且不法的小人多出自其門。國舅自始至終竭力規勸他,都不能使其改過自新,最後竟被其視為仇人。國舅說:“天下之理,積善者昌,積惡者亡,這是不可更改的。我家行善事,累積陰功,才有今日之富貴。如今我弟積惡至極,雖然明裏他能逃脫刑典的製裁,但暗裏卻難逃天法。如果一旦禍起,家破身亡,到那時想牽隻黃狗出東門,都是不可能的,我即感到恥辱又害怕真的會發生此事。”

於是他散盡家財,周濟貧苦之人。最後,他辭別家人和朋友,身著道服,隱跡於山岩,修心煉性。數年之後,他已達到心與道合、形隨神化的境界。突然有一天,漢鍾離和呂洞賓遊至他修道之處,問他:“你閑居時修養什麼。”國舅答:“其他的無所作為,隻修道而已。”二仙問:“道在哪裏?”國舅指著天。二仙問:“天又在哪裏?”國舅指著心。鍾離笑道:“心即天,天即道,你已經洞悟道之真義了。”於是授他《還真秘旨》,令他精心修道。不多久,他由漢鍾離、呂洞賓引入仙班。曹國舅事跡見於《純陽帝君神化妙通記》、《宋史》、《陔餘從考》、《曆代神仙史》、《神仙通鑒》等記載。

足智多謀的呂洞賓

神話傳說中的八仙之一呂洞賓,聰慧高傲。有一天傍疏導洞賓背著個寶葫蘆來到孟河地界。他信步踱進一藥店歇腳,一抬頭,見店堂裏掛著一塊金字扁額,上書“萬藥俱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