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頭單生意(2 / 3)

為了讓後人更好的學習和掌握紮紙的技藝,白家曆代匠人都會為後世接班人留下一些紮紙作品,而且都是些做工複雜,技術要求高的物件,方便後人參考學習。

到白小百爺爺這輩的時候,家裏已經積攢了一大屋子的紮紙樣品,在十年****的時候都沒舍得扔全藏起來了。

後來改革開放,政策寬鬆了,老爺子在縣城買地蓋了現在這座白家宅院重新幹起了紮紙的營生。蓋房子時特地在後院留了間大房做倉庫把祖輩留下的紮紙樣品全放進去,說是等小百長大後慢慢學著做。

一件件栩栩如生的作品靜靜的擺放在貨架上,紙張因歲月的流逝變得不再有光澤,有的還微微有些褪色,卻掩飾不住它們往日的神采。行走其間,仿佛置身一個縮小版的迷你世界。

張全平捧起一件飯桌大的老式四合院,嘖嘖稱奇道:“哎呀!這套房子做得太好了,跟真的一樣,門窗還可以打開呢。”

白小百得意道:“那是當然的,這可是我太爺爺做的,怎麼說也算得上是古董了。當年我爺爺去世時囑咐我們這屋子裏的東西不能亂賣,是留給我學手藝用的。也就是張伯伯您來了,若換了別人我看都不讓他看一眼。”

“難怪這麼逼真,原來是老一輩人的手藝。小白,你把這些拿來賣不太好吧?”

“瞧您說的,這又不是什麼寶貝疙瘩,我現在的手藝不是還沒練到家嘛,等我以後學會了再做一個放回去不就行了。”

其實白小百心裏想的是這些老舊玩意放著占地方又不能當飯吃,倒不如趁有人要的時候賣出去還能賺兩個錢花。現在的人辦白事祭祖都是喜歡燒冥幣,方便又快捷。紮紙體積太大帶著不方便,除了一些農村地方很少有人會買來燒了。

時代在進步,在什麼都講究快的社會裏,笨拙的紮紙已經漸漸被人們淘汰了。

張全平點頭說:“既然這樣那我就把它買下來了,你開個價吧。”

白小百笑道:“小店開門到今天,張伯伯您是頭一個客人,我也不好意思要您太多,可必竟這些東西都是老人們留下的,我們做子孫的不孝拿出來賣價錢得對得起先人的手藝不是?這樣吧,連同剛才您選的那幾樣東西我討個吉利數,88塊怎麼樣?”

88塊錢在這年頭來講不算多,上大排檔裏點倆菜也差不多是這個價,也就是一頓飯錢。

可要是拿88塊錢去買冥幣那得買不少,現在的冥幣都往大的印,1字後邊排上八九個零那都算小的,有的直接用億作單位然後稱斤賣,88塊錢您買個幾百億。

話說回來,工廠流水線印出來的東西哪能跟傳承上千年的手藝相提並論,張全平一拍大腿道:“成,難得給老祖宗換套房子,我也不能太小家子氣,希望他們保佑小柱子考個好成績。”

白小百找來繩子把張全平選的紮紙係在一起,說:“你們張家的祖宗不保佑自家人難不成還胳膊往外拐?衝著您這份孝心文柱他肯定不會淪落到去開挖機的,最少也能上個新東方。”

“喵!”

寂靜的庫房裏忽然傳來一聲貓叫聲,隨後便是一陣“嗤啦”的劃紙聲。

白小百尋著聲音看過去,一隻野貓不知何時溜了進來,正用爪子在一件紮紙上劃拉呢。

“去去去!趕緊滾出去,要不是今天做了頭單生意小爺我心情好,非把你燉了下酒不可。”

白小百趕忙跺腳把野貓趕走,發現放置在貨架底層的一件房屋模樣的紮紙已經被劃開了一個洞口。

這件紮紙比其它的作品都要大上許多,長有兩米左右,半米多寬,加上近一米的高度在紮紙裏已算得上是龐然大物。頂上是墨綠色的青瓦和佇立著奇獸的飛簷,底下是深灰色的方磚和一扇緊閉的朱紅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