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講,在古印度,有一個國家名叫葉波國。葉波國的太子叫須達拿,他喜歡施舍濟貧。有一天,他來到城外,看到一群又聾又啞的瞎眼窮漢跪在路旁,太子就充滿了同情和憐憫,他回到宮裏,把自己的所見告訴國王,請求國王把宮中的珍寶施舍給窮人。國王答應了他的請求,立即命令大臣把珍寶用車拉到大街廣行布施。消息傳開以後,人們從四麵八方擁向城內,拿取自己需要的東西。人們都興高采烈,滿意而去。一下子須達拿太子聲名大揚。
敵國的國王知道太子喜歡布施,他就召集大臣商議葉波國有一隻白象名須檀延,力大善鬥。每次與別國打仗時,便用此象打頭取勝。誰願意前往,把他們的國寶弄來”但是,沒有一個人前往。國王就選派了八位婆羅門徒前往葉波國向須達拿太子乞索葉波國的國寶——檀延大白象。
此日,他們到了葉波國的城門下,裝成貧困的樣子,呼喊著太子的名字。守門的人聽見呼叫聲,趕快報告太子說外麵來了幾位外道的人,拄著拐杖,翹起一隻腳,說他們從很遠的地方來,要求見太子。”太子聽了以後,立即出門施禮迎接。為首的道士說:“太子喜歡給貧困的人布施,我們不遠萬裏來請求太子布施。我們都是殘廢人,請您施舍一頭白象為我們足力。”太子就把他們領到象廄任他們選象。道士們看了象以後,連連搖頭,又說,太子我們要求您把那頭叫須檀延的大白象施舍給我們。”他經過一番思索以後,決定把白象施舍給他們。八道士騎上白象就匆匆而去。
葉波國的大臣聽說太子把白象施舍給了敵國,都感到很害怕,都來見國王。他們想,如果失去白象,用什麼武器來戰勝敵國?國王聽了他們的話以後,忙與大臣商議,如何處置太子。想了好多辦法,都不妥。最後,有位大臣說依臣之見,可把太子逐出城內,讓他到深山居住十二年,使他自己覺悟。”國王覺得這是一個兩全的辦法,就召來太子,讓他趕快準備一下,立即出城。太子不敢違背父王的命令,他對國王說在我走之前,我要求再布施七天。”國王聽了很驚訝地說你已經把我的國庫都布施空了,把禦敵白象也布施了。今天,我要處罰你,你還要布施。你就放棄這個念頭,趕快走吧。”在太子的一再懇求下,國王答應了王子的要求,於是太子發出通告。四方的民眾都來到宮門外,吃到了王子準備的飯食,拿到了想得到的珍寶。
施舍完以後,太子就對妻子說父王已把我們驅逐出城,罰我們去深山荒野悔改。”他的妻子曼坻感到很驚奇,就問太子你有什麼過失,父王要如此處置你?”太子就對她講了因布施太多,國庫空虛,連禦敵的白象都施舍給了敵國。所以,父王及大臣們逐他出國。妻子聽了他的緣由以後,就對太子說我跟你去。”可是太子說山裏有凶猛的虎,你在宮裏過慣了舒適的生活,能忍受下來嗎?”曼坻說常言道,王者以幡作為象征,火者以煙為象征,婦人以夫為象征。有了你,我才覺得幸福。你因行布施受處罰,可是,布施是我們一起行的。”可太子說:“我喜歡布施,任人隨意而取,如有一天有人向我要兒女,我也不能不給。”曼坻說任憑你布施,我不阻攔。”於是夫妻二人攜帶兒女一起進山了。
二人出城以後,還把隨身所帶的物品都施舍給窮人。太子讓妻子和兩個孩子坐在馬車上,自己執鞭趕車。途中,又有幾個婆羅門向太子乞馬,太子把馬卸下施舍給他們。然後,太子在前麵拉車,妻子在後麵推車,拉著兩個孩子繼續前行。走不多遠,又遇見一婆羅門來乞車,太子又把車子施舍給他。正要前行,又來了一婆羅門請太子施舍,太子為難地說:“我已沒有什麼可施舍的東西給你。”婆羅門說那就把你的衣服施舍給我吧。”太子就把自己的衣服脫給了他,隻留下一身單薄的舊衣。送走一個又來一個,直到把妻子、孩子的衣服都施舍了。於是夫妻二人又背著孩子繼續前行。
經過無數次的艱難險阻,他們終於到了檀特山。這裏山淸水秀,鳥語花香。他們在山上遇見一位道人,年已五百歲。他問太子:“你為什麼要帶妻子到這裏來?”太子一時難以回答。曼坻問像我這樣的人,什麼時候能得道?”道人說這我確實不知。”太子又對道人講了他的名字。道人聽說了須達拿太子,感到很驚喜,幫助太子選擇了居住地方。太子也仿效道人束結頭發,以泉水瓜果為食,在這山裏安居下來。
自從太子一家來到這兒以後,一切沒有生命的東西都有了生命,一切凶猛的野獸都有了人心。
鳩留國有一窮婆羅門,四十歲時娶了一個年輕美麗的妻子。這個婆羅門長的特別醜。他的妻子因為別人恥笑了她,就回家威脅她的丈夫,讓她丈夫去找須達拿太子,乞討他的孩子。如找不來,就以死要挾。
這一天,他終於來到了檀特山,遇見一獵人,獵人一見是個婆羅門,他又在打聽太子,就怒火頓生,把婆羅門捆綁起來,一頓鞭打。結果,這個婆羅門用假話欺騙了獵人,獵人一聽是國王思念太了,讓他尋找,就給他指了路,道了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