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章 五代、宋、西夏、元、清、民國時期的敦煌文化與藝術(6)(1 / 3)

沙州永安寺、龍興寺、金光明寺、報恩寺、靈圖寺、三界寺、蓮台寺、大乘寺、聖光寺等二十五名僧人結社,在莫高窟造“天禧塔”一座。

公元1030年(宋仁宗天聖八年)西夏進兵瓜、沙,瓜州以“千騎降幹複”。

公元1036年(宋最佑三年)西夏占領沙州,結束瓜、沙曹氏的統治。

沙州回鶻掌握了沙州政權。

公元1037年(宋最佑四年)沙州大使楊骨蓋、副使翟延順入貢於宋。

公元1041年(西夏延祚四年)沙州鎮國王子遣使於宋。

公元1067年(宋英宗治平四年)西夏再次占領瓜、沙二州,敦煌進入西夏統治時期。

公元1082年(西夏大安八年)瓜、沙州民十人發九,齊赴興州議大舉。

公元1093年(宋哲宗元佑八年、西夏民安四年)西夏主乾順令瓜、沙諸州,嚴兵以待,以防於闃黑汗王來攻。公元1110年(西夏貞觀十年)瓜、沙、肅三州饑荒,赤地數百裏,牛羊無所食,蓄漢民流亡者過半。

公元1165年(西夏天盛十七年)西夏主李仁孝赴瓜、沙。

公元1224年(西夏乾定二年,蒙成吉思汗十九年)蒙古兵攻沙州,不克。

公元1227年(元太袓二十二年)蒙古遣軍攻沙州,西夏守將嬰城固守,日餘城破,沙州隸蒙元拔都大王。

公元1267年(元世袓至元四年,宋度宗鹹淳三年)以瓜州、沙州鷹坊三百人充軍。

公元1274年(元至元年,宋鹹淳十年)意大利人馬可《波羅東遊,途經沙州。

公元1277年(元至元十四年,宋端宗景炎二年)元置沙州,並在瓜、沙設屯田。

公元1280-1286年(元世袓至元十七年一至元二十三年)河西營牙赤所部屯田軍,與沙州居民共修城池。

公元1292年(元至元二十九年)元朝廷遷瓜、沙二州居民往肅、甘二州交界處耕種,無力者給以牛具、農具,沙州戶民銳減。

公元1295年(元成宗元貞元年)罷瓜、沙等州屯田。

公元W97年(元大德元年)總帥王惟和以所部軍在沙州屯田。

公元1303年(元大德七年)禦史台言瓜沙二州,自昔為邊鎮重地,今大軍屯駐甘州,使官民反居邊外,非宜。乞以蒙古軍萬人分鎮險隘立電田。”從之。公元1309年(元至大二年)元派駐屯軍至瓜沙屯田,歲入糧二萬六千石。

公元1353年(元至正十三年)西寧王牙罕沙自四川還鎮沙州。

公元1372年(明太祖洪武五年)馮勝、傅友德出兵河西,直下瓜、沙二州。議以嘉峪關為界,棄敦煌。

公元1397年(明洪武三十年)成立罕東衛公元1404年(明成祖永樂二年)廣時酋長困即來勢方強,為指揮使,與哈密罕衛、赤斤四衛屏蔽西陲。

公元1405年(明永樂三年)困即來、買住率眾來歸,命置沙州衛,授二人指揮使,並賜印浩。

公元U26年(明宜德元年)困即來以歲饑人困,遣使貸穀種百石。

公元1436年(明正統元年)甘肅鎮將任禮收喃哥部二百餘戶,入居甘州。沙州遂為罕東酋班馬思結所有。

公元1447年(明英宗正統十二年)廢沙州衛,遷其眾至內地。

公元1479(明憲宗成化十五年)吐魯蕃族侵據哈密,明朝廷在沙州故城設立罕東左衛,授隻克為都指揮使,與吐魯蕃相抗衡。

公元1486年(明成化二二年)沙州歲饑,朝廷發粟五百餘石令播種,並按人口月發口糧賑濟。

公元1496年(明孝宗弘治九年)吐魯蕃又攻哈密,居民東逃於瓜、沙等州耕牧。

公元1505年(明弘治十八年)瓦剌及安定部人,大掠沙州人畜而去。

公元1516年(明武宗正徳一年)吐魯蕃複據哈密,威脅沙州。帖木哥、土巴居沙州,附屬於吐魯蕃多爾尹王。

公元1522年(明世宗嘉靖元年)罕東左衛指揮使乞台部帖木哥、士巴率部五千四百人內徙,沙州遂為吐魯蕃所有。

公元1524年(明嘉靖三年)吐魯蕃滿速兒進圍肅州,被擊退。

封閉嘉峪關,沙州廢,郭煌棄,曠無建置。

公元1715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淸軍征西域,嘉峪關外漸次恢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