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是依據人的能力研究事物真理的學問。……第一哲學或形而上學,是研究第一真理的學問,第一真理是所有真理的原因。
摘自(阿拉伯)鏗迭《哲學論文集》第1卷第97頁
哲學作為探究事物的真理即探究事物的本質的學問,它包括神學(形而上學)、教育學和倫理學,以及一切能引人正道,扶正去邪,給人裨益的學問。
摘自(阿拉伯)鏗迭《哲學論文集》第1卷第104頁
欲研究哲學者,須年富力強,文質彬彬,曾習《古蘭經》及辭章之學,對於宗教科學亦具根柢,為人廉潔誠篤,深惡奸淫詐欺而痛絕之,且無生計之憂,不背宗教信仰及其禮節,注重學問,尊敬學人,除學問與學人外,輕視一切,且不以學問為職業。不具備以上所述者,乃冒牌的哲人,不得列於哲人之林也。
摘自(阿拉伯)法拉比《哲學者所應有的資格》第15頁
哲學是依據人類的能力,通過對事物的想象和對理性真理及實踐真理的判斷而實現的人類靈魂的完善。
摘自(阿拉伯)伊本·西那《哲學精華》第16頁
第一哲學探討的內容就是存在的存在,它所尋求的就是屬於存在的存在內在的偶性,如一多、因果等。
摘自(阿拉伯)伊本·西那《哲學精華》第48頁
當生命找不到一個歌唱家來唱出她的心情的時候,她就產生一個哲學家來說出她的心思。
摘自(黎巴嫩)紀伯倫《先知·沙與沫》第90頁
昨天我看見哲學家們把他們的頭顱裝在籃子裏,在市場上高聲叫賣:“智慧,賣智慧咯!”
可憐的哲學家!他們必須出賣他們的頭來喂養他們的心。
摘自(黎巴嫩)紀伯倫《先知·沙與沫》第122頁
一個哲學家對一個清道夫說:“我可憐你,你的工作又苦又髒。”
清道夫說:“謝謝你,先生。請告訴我,你做什麼工作?”
哲學家回答說:“我研究人的心思、行為和願望。”
清道夫一麵掃街一麵微笑說:“我也可憐你”
摘自(黎巴嫩)紀伯倫《先知·沙與沫》第122—123頁
布爾德威在所著的《哲學詞典》中說過:“東西文化在亞曆山大城接觸之後,羅馬、希臘、敘利亞在學術、文化、宗教方麵的思想,和東方的一切混為一氣。西方的‘研究精神’及東方的‘靈感啟迪’,產生出一種新的東西,而宗教與哲學,從此也發生了密切的關係。結果便產生了一種‘宗教哲學’;不是純粹的哲學,也不是純粹的宗教。東西文化之所以能混合的原因是:一、猶太人深受希臘學術、思想的影響,常想把西方的思想,輸入在自己的宗教信仰裏麵;二、受希臘哲學影響的思想家,常想把東方的宗教思想,揉和在自己的宗教思想裏麵。總之,無論由哪方麵來說,東、西文化結合後,產生出來的結果,是一種‘宗教哲學’,不是單純的宗教,也不是純粹的哲學。”猶太教人遷到阿拉伯半島後,便把“宗教哲學”傳進去了。
摘自(埃及)艾哈邁德·愛敏《阿拉伯—伊斯蘭文化史》(黎明時期)第27—28頁
看來,醫學和星相學這兩個學科是將穆斯林引進哲學領域的兩扇大門,因為我們現在所了解、所掌握的醫學和天文學知識,在阿拔斯時代有很多是不為人知的,因此當時的醫生和星相學家都有很多哲學知識。哲學幾乎包羅萬象,醫學、神學、數學、邏輯學、音樂、幾何學、天文學都是它的分支。因此,醫生和星相學家對上述學科大都懂得一些,然後,再深入研究醫學和星相學。醫生和星相學家都想精通自己的業務,這就要求他們必須掌握外國語,特別是希臘語。如果掌握了希臘語就可以閱讀各種哲學著作了。伊本·奈丁給我們開列了一份學醫者的必讀書目,其中有醫學、解剖學、等等,還有邏輯學、倫理學、玄學,一本名為《優秀的醫生應是一位哲學家》的書也是必讀書。情況一直如此,直到後來有了穆斯林的哲學家,如葉耳孤卜·肯迪,“他是一位精通醫學、哲學、數學和邏輯學的學者,他還能譜曲,對幾何學、數的性質及天文學也有研究。”伊本·西那也是一位邏輯學家、醫生、數學家、物理學家和天文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