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之位(2 / 3)

於是這一條指責雖毫無證據,但多數人已經越來越偏向它的真實性。

紀衡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派人四下裏散播孫從瑞是大壞蛋陷害忠臣的傳言。季青雲當年是太子的心腹,有正統光環普照,跟大太監陳無庸完全勢不兩立,後來又被冤枉、被殘害,這樣的人是最容易得到普通老百姓的同情和擁護的。於是孫從瑞這個名字經常被老百姓們拎出來罵一罵。孫從瑞一輩子都在追求聲名,沒料到死後卻落個臭名昭著的下場,他若地下有知,真不知該作何感想。

紀衡為了鞏固效果,又讓人專門寫了話本子記錄此事,流傳百世。

其實此事最大的一個疑點是沒有實際上的證據,孫從瑞畏罪自殺隻能算是一個旁證。田七又不能證明自己身份,自然也無法做證人,當年涉及此事的人都死了,沒有死訊的也是失蹤多年,跟死也差不離了。

也有人提出這些,不過聲音很快被蓋過去了。紀衡為了盡快給季氏洗冤、給田七正名,是不允許這案子再拖下去的,必須就這樣了結;孫從瑞一死,孫黨樹倒猢猻散,也興不起什麼風浪,加之大部分人相信孫從瑞確實陷害過季青雲,於是幫他說話的就更少了。

這事兒就這麼成了鐵斷。

田七的身份也就這樣確定下來。

官員們倒並沒有十分反對這一點的。多數人對女孩子——尤其是漂亮的女孩子,都硬不下心腸來。且田七又不是沒人罩,皇上對田七的信任顯而易見;在朝堂上,唐若齡及其小弟們上了幾本奏章,把田七一通猛誇;田公公平時為人不錯,除了孫從瑞,也沒跟旁的官員有過節……這一切使得田七一朝變成季青雲之女時,反對的聲音微乎其微,可以忽略不計。

高興的人很多。除了當事人,最高興的莫過於太後娘娘了。本來太監變女人這種事簡直聳人聽聞,可是眼下情況特殊。田七竟然是個女孩兒,這可了不得,她那變態兒子終於有救了。從田七被軟禁開始,太後就旁敲側擊地打探紀衡的態度,看他是不是果真沒有嫌棄田七。還好還好,兒子對田七的執念一如既往。

所謂皇帝不急太後急,紀衡還沒說把田七怎麼樣呢,太後就躍躍欲試地想著該給田七晉一個什麼位分比較恰當。她老人家也被豬一樣的隊友坑過,這會兒最缺的就是左臂右膀。田七是個聰明人,必然會和她站作一隊,幫她對付後宮裏那些不安分的女人們。

不過從太監到妃子這種轉變有點離奇,太後的意思是,先讓田七成為宮女,放在乾清宮,什麼時候皇上把她臨幸了,就直接晉位,也就說得過去了。

但是紀衡沒有這樣做。他下了一道聖旨,表示本來田七假扮太監混入皇宮該當死罪,但是念其一片忠孝之心,功過相抵,不予追究,現賜放出宮。季青雲蒙冤受害,唯遺此女,皇恩體恤,故賜金銀田產若幹,以保其不受饑寒之苦,另賜歸季青雲之家宅,欽此。

太後糊塗了。按理說自己兒子一直惦記人家,現在有機會了,直接留在宮中多方便,為什麼還要把人往外推呢?真是多此一舉。

她老人家又不傻,仔細一尋思,就有了一個很可怕的猜測:皇上難道是不想讓田七當妃子,而是打算直接把她娶進中宮為後?

季家的宅子本來被抄沒入官,後來轉賣他人,再後來紀衡登基,把宅子贖回來封了,一直保存至現在。他提前幫田七挑了些奴仆婢女,使他們把宅子打掃幹淨。

宅子的陳設格局基本未變,田七剛一踏進門,一股遙遠卻親切的熟悉感撲麵而來,她的喉嚨澀澀的,像是堵了一團棉花,說不出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