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夢(2)(2 / 3)

摘自(美國)麥爾維爾《莫比·迪克》Ⅳ

腦筋發生病態時,夢境時常特別清晰、鮮明,而且非常相似於真實情況。有時創造出來一些怪異的形象,但是夢境的情況和過程卻非常逼真,充滿了非常微妙的瑣事細節,非常意外而又非常美妙地相符合,夢者即使是像普希金或者屠格涅夫一樣的藝術家,也決不能在醒著的時候創造出來。這樣病態的夢總是長留在記憶裏,並且在過度緊張的錯亂神經上發生一種有力的印象。

摘自(俄國)陀思妥耶夫斯基《罪與罰》Ⅰ,5

在成人的夢中保留童年的全部特性和願望,包括那些在後來歲月裏被迫放棄的願望。這些在成年人的夢中依然存在,它可以通過發展、壓抑、升華和反應的過程打印在你的身上,使你從帶有特殊天資和傾向的兒童成長為所謂的正常人、一個受害者,並成為我們痛苦地得到的文明的犧牲品。

摘自(奧地利)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起源與發展》Ⅲ

構成夢的所有材料得自於經驗,這些材料被再生或記憶在夢中——這一點至少可被接受為無可爭議的事實。但是認為夢之內容與現實的這種聯係在這兩者的對比中將很易察覺那就錯了。相反,這種聯係必須被詳加收尋,在許多情況下可能長時間發現不了。

摘自(奧地利)弗洛伊德《夢的解釋》Ⅰ,B

夢代表一種事態,猶如我可能願望活下去;夢的內容因而是一種願望實現;其動機是一種願望。

摘自(奧地利)弗洛伊德《夢的解釋》Ⅱ

夢,並非空穴來風、不是毫無意義的、不是荒謬的、也不是一部分意識昏睡,而隻有少部分乍睡少醒的產物。它完全是有意識的精神現象。實際上,是一種願望的達成。它可以算是一種清醒狀態精神活動的延續。它是由高度錯綜複雜的智慧活動所產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