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技術方麵,張怡寧通過這麼多年的磨煉,已經達到了一個比較高的境界,即使她不進攻,別人想攻死她都不容易。但是因為她太想拿冠軍了,思想起伏很大,打好一點,感覺自己天下無敵;稍差一點,又覺得什麼都不行了。她心事重,這些痛苦不願意跟父母說,怕他們擔心,她就哭訴,一點不著邊際,說得教練直蒙。一個人一旦對自己的信念產生了懷疑,工作就非常難做了。這時候教練也改變了方式,十次談話鼓勵九次,有一次震撼她一下。整個女隊教練組,包括總教練蔡振華都做了大量工作,主要調整她的信念,讓她在思想上戰勝自己。
從封閉訓練到現在,張怡寧除了訓練質量保證得不錯,所有的比賽包括單打雙打都打得不好,非常不順,兩站熱身賽第一輪都輸掉了。所以來雅典之前,教練感覺張怡寧有點迷茫,人有點空,底氣不是很足。
奧運會的前兩場球,張怡寧打得也不太好,還是有些緊。1/8決賽勝了柳絮飛以後,教練非常嚴厲地找她談了一次,教練說她這麼打下去,就是一個早死和晚死的問題。第二天馬琳單打輸給了別人,對她震動特別大,她認為馬琳的技術水平已經達到了乒乓球的最高峰,都會輸,如果自己保守,結果也一樣。所以第二天跟鮑羅斯打,她完全換了一個人。
牛劍鋒輸給金香美、王楠輸給李佳薇之後,女單下半區失守,對她倒沒有什麼負麵影響。從她性格來說,她就是一個敢勇挑重擔的人。2000年世乒賽團體賽,半決賽打韓國的時候,王楠第一場輸給金茂校,李菊扳回一盤後,她打承上啟下的第三場。上場前她就說,自己保證能贏李恩實。所以隊友輸球一般對她影響不大,反而讓她有一種可以展現自己的感覺。
王楠輸了之後,也有人跟張怡寧說:“你的機會來了。”她當時回答說:“我還沒想那麼遠,我現在隻想怎麼對付金景娥。”
可能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平和的心態,她終於把自己的沉穩和激情融合在一起,從四年裏犯的所有錯誤中積累的財富,在今天的女單決賽中一次迸發,整個比賽從思想到技戰術運用一點兒毛病沒有,可以說是比較完美了。
張怡寧說:“四年裏我什麼苦頭都吃過了,但這四年的學費沒有白交,失敗的經曆成了我的財富,我今天拿了一個大的。蔡指導說我可以成為女隊的領軍人物了,我希望能做好這個領軍人物。但是這個領軍人物並不好當,我今後必須在各方麵都非常嚴格要求自己,主動承擔起更重的擔子才行。”
張怡寧和王楠的故事
人們很喜歡將張怡寧與王楠的競爭作比較,因為姐妹倆在大賽決賽中交手的戰績有勝有負,而在國際大賽中王楠勝率比她高。張怡寧說,失利的原因,主要是心態沒擺好,想結果多,想技術細節少。想贏怕輸,影響了比賽心理,不過現在應該不會了。當然,同王楠相比,她的自信,她的霸氣,都是我缺少的。王楠是師姐,又是好搭檔。兩人雙打合作了近兩年,相互間十分了解,“與她搭檔很放心和踏實,也有依靠,戰術上以她為主。”她覺得兩人的合作還有潛力可挖。而在球場之外她們是姐妹情深。
“平時,我們會一起上街買衣服。上次參加十佳勞倫斯頒獎儀式我穿的那件衣服,就是王楠幫我挑的。”
首次參加奧運會,更看中單打還是雙打?“先把雙打的金牌拿下來。因為雙打在前,這塊金牌對戰局的控製和全隊的士氣非常重要。”張怡寧脫口而出。最大的對手是誰,是自己;戰勝對手,首先要戰勝自己。11分製是短兵相接的,必須要很快進入狀態才行。
`張怡寧和王楠原本就是一個不能分開的名字,她們分享彼此的快樂,分擔彼此的憂愁,相互依偎為對方擦去眼角的淚水,也會學會堅強的去品味彼此的幸福。一路走來的歲月有青澀有苦悶,可是更多的卻是幸福與甜蜜。可是不管是什麼,都是一段誰也無法抹去的永恒的記憶。時間可以洗滌很多東西,也可以把很多東西無情地拋棄在靡靡的宇宙中去。不過她們彼此的腦海中一定會永存著對方的影子,因為那真的是一次銘心刻骨的旅程。
有人進來就有人離開,這是一個最簡單的規律,可很多人卻猜測著關於王楠要離開的理由,說著張怡寧用自己的方式將王楠送下神壇。張怡寧卻說:“別拿我和王楠比,我還沒有達到她的那種境界,楠姐永遠是我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