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敦燈古代體育文化概述(1 / 2)

敦煌,上古為三危之地,春秋時稱瓜州,及至漢代設郡改為敦煌。“敦,大也;煌,盛也”。盛大的敦煌,由它獨特的生活環境、自暴然景觀而點燃了人類文明之火,經曆了千百年的孕育開拓,時空展延至今,像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在古絲綢之路上閃爍著永恒的光芒。

莫高窟位於敦煌城南25公裏的三危山對麵。《山海經》有“舜逐三苗於三危”的記載,足以尋覓華夏文明的軌跡源遠流長。撲朔迷離的三危山,每當雨後斜陽,自然的光線被折射騰躍起萬道金燦燦的光芒,被視為神秘的“佛光”。一位從遙遠的東方追尋到這裏的樂傅和尚被這傳聞感召著的一位虔誠的佛僧,於公元366年,他募捐化緣膜拜著在鳴沙山南麓紅砂岩上開鑿了第一個石窟,緊隨著他開鑿第二個石窟的是僧人法良,從此,這塊聖地有了藝術生命。自前秦建元二年開始,曆經十六國、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元朝到明清,一代又一代佛門弟子、達官貴人、商賈百姓都在這裏捐資開窟,莫高窟在人們充滿希冀的智慧創造裏成為集建築、雕塑、壁畫為一體的立體藝術寶庫。千百年來這裏雖然經自然和人為的破壞,至今仍保存洞窟492個,珍存內涵繁複深奧的壁畫4,5萬平方米,彩塑2400多身。如果將莫高窟的壁畫連接起來可以展延25公裏。這是色彩斑斕的藝術長廊,也是宏偉壯麗的藝術瑰寶。今天,莫高窟已被聯合國列人世界文化遺產。當年,正當人們追蹤著莫高窟的古撲色彩和豐富內蘊之時,一個被道士王圓篆在第17窟發現的藏經洞,於1900年啟封打開,這裏珍藏著被封存了950年的經卷、佛幡、銅像、文書等5萬餘件。這稀世之藏震驚中外,它不僅把封閉了幾個世紀的人文文化、無邊無際的生活,以及千頭萬緒的人類文明的線索展現在今人的眼前,而且也為人們找到了打開曆史密室的鑰匙。

(一)敦煙體育文化的內涵

敦煌莫高窟裏,不僅有表現佛國景象的畫麵,而且還包藏著一個博大遼闊的現實世界,一個全景社會,一個斑斕的眾生相。當然也記錄有1000餘年來敦煌古代人民遊戲、娛樂、競技、養生、保健、醫事、習武等世俗生活的遺跡。於是,從今天來看,那些過往不複、無處覓求的狩獵、射箭、摔跤、相撲、體操、技巧、健美、舉重、棋弈、遊泳、跳水、跳躍、投擲、劃船、馬伎、馬球、擊球、武術、氣功、投壺、遊戲、踏青、秋千、登山、滑沙、舞蹈等體育畫麵和文獻記載,卻在這裏被千姿百態、栩栩如生地保留了下來。

敦煌不愧為人類文化的聖地,其價值無可比擬。它所給予我的啟示,透視出了敦煌人民在集體參加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及餘睱活動之間,出於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而產生的玩樂遊戲活動,作為歡愉情緒的一種宣泄,達到豐富生活的補償;也有迎神賽社世俗的祭禮,香煙繚繞、犧牲陳列、肅穆虔誠的宗教祭壇,竟然也成為娛神娛人、輕歌曼舞、世俗嬉戲的體育溫床。禮神時粗獷的呼號、激昂的歌樂、矯美的舞步、角抵、百戲表演,正是體育文化發展的依托。

(二)敦煌體育文化的思想基礎和曆史背景

兩晉南北朝正是敦煌本土文化和佛教得以迅速發展的時期。那時,由於中原擾攘不堪,內地大批的人才流寓於此,同時大批中外僧人和商人集居敦煌,立寺延學,形成了我國最早的中西文化和商貿交彙中心之一。從而,更加促進了文化與佛I教的昌盛,這就為敦煌體育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敦煌的佛教確實有一種富有巨大包容性的文化特質,它遠不隻是包容著美術、音樂、舞蹈、戲曲、雜技、體育,還包容著政治、法律、道德、教育、禮儀、天文、曆法、地理、宗教及科學技術等等。可以這麼說,後世許多文化特質幾乎都可以從敦煌文化中找到某些蹤跡。需要加以辨析的是,包容並不等於孕育、衍生。包容是指將各種不同成分聚集、糅合在一起;而孕育、衍生則是指某一種文化特質作為母體,然後由它派生出另外一種或多種其它文化特質。孕育與被孕育者之間不僅存在著一種被另一種包容、或數種混融的關係,而且更重要的是,它們之間存在著一層沒有前者就必然沒有後者的親緣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