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還要說到的是,此書之所以能順利寫成,是跟許多幫助過我的同誌分不開的。如北方民族大學已離休的副校長、老教授,我的老師丁文慶先生,他一直在關心和支持我要搞好這一研究工作。在我寫作此書的初期,他不辭辛苦,不怕麻煩,從他堆積如山的藏書中,幫我翻檢出王自立和陳子善編的《鬱達夫研究資料》(上下集)、鬱雲的《鬱達夫傳》、許子東的《鬱達夫新論》以及以往收集並保存了多年的有關鬱達夫研究的一些史料。受到丁老如此的關心與厚愛,我怎能不既敬佩又感激呢?還有北方民族大學文史學院的教師郭豔華女士,她在北京讀博期間,在繁忙的學習中,常擠時間不辭勞苦幫我去北京各大圖書館查找資料;我校文史學院的資料員王岩女士,也經常地、不厭其煩地給我借閱一些有助於鬱達夫研究的參考書籍……可以說,沒有他們的熱心幫助,我的這本小書是不可能順利地和讀者見麵的。

這本小書是我從事鬱達夫作品研究的結項成果,在此書即將付排的時候,首先我要向在寫作方麵給了我助益的同誌表示真誠的感謝!在成書的過程中,筆者較多地引用了一些專家、學者論著中的觀點和資料,這些對本書有關章節的寫作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此,我要向他們致以最衷心的謝忱!此外,我還得感謝北方民族大學的黨政領導及科研處的同誌,對我的研究工作及成果的出版給予了精神上的鼓勵和經費上的資助,可以說,如若沒有他們的鼎力支持,我的這一項目是很難啟動和運行的;感謝寧夏人民出版社的編輯同誌,為本書的編校付出了艱辛的勞動。

另外還需說明的是,近年來有關鬱達夫的生平資料以及評介的文字已經逐漸增多,所以,我也就沒有在書後再附鬱達夫生平簡介及其作品年表;由於本人識淺力薄,加上閱讀、寫作時間有限,因而本書粗疏淺陋自不待言,在此,筆者唯望各位專家、學者及讀者諸君不吝賜教。

劉茂海

2006年9月8日

於北方民族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