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 走進文化創意策劃的新時代(1 / 3)

一、人類社會已進入創意經濟時代

OECD(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20世紀90年代提出了知識經濟的概念,於是人類社會迎來了一個新的時代――知識經濟時代。然而僅僅過了10年,即在2002年,美國康奈基梅隆大學的理查德?佛羅裏達就提出,創意時代(Creative Age)已經到來。他把世界的經濟社會發展分為農業經濟時代(A)、工業經濟時代(M)、服務經濟時代(S)、創意經濟時代(C)四個時期。他認為,在20世紀到來之前,世界還處於農業經濟時代,那時的經濟主要以農業為主。1900―1960年,工業經濟迅速崛起,成為世界的主導經濟。此後,經濟社會的發展突然加速,僅僅過了20年,即到了1980年,服務經濟便超過工業經濟成為世界經濟的領頭羊,與此同時,創意經濟迅速成長,伴隨著21世紀的到來,創意經濟已經超越服務經濟成為世界主導經濟。因此,佛羅裏達認為創意經濟時代已經到來。

在創意經濟時代,一國的經濟不再主要由其自然資源、工業生產能力或者科學和技術構成。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因素是創意。創意對經濟社會的貢獻度究竟有多大?著名經濟學家約翰?霍金斯在2002年撰寫的《創意經濟》一書中提出如下數據:全世界創意經濟每天創造220億美元,並以5%的速度遞增。在一些國家,增長的速度更快,美國達14%,英國為12%。現在,創意產業的規模和發展程度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綜合競爭力的主要標誌。

二、創意經濟的內涵

知識經濟的浪潮方興未艾,創意經濟的火焰熊熊燃起。人們不禁要問:創意經濟與知識經濟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對此,目前基本上有兩種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知識經濟包含創意經濟,後者是前者的核心和動力,前者是後者的外延。創意經濟創造知識與知識產權,經過產業創新過程,逐步形成大規模的知識經濟。從廣義上講,創意經濟與知識經濟在廣泛的範圍內是互相融合的。創意經濟需要的是高知識、高技術的人才,並依靠這些人才運用知識和技能,直接參與相應的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著名經濟學家羅默指出,新創意會衍生出無窮的新產品、新市場和創造財富的新機會,所以新創意才是推動一國經濟增長的原動力。因此創意經濟是知識經濟的核心和動力。按照羅默的觀點,創意就是知識的創意,所以創意經濟可以表述為知識創意經濟。

第二種觀點認為創意經濟是一種全新的生產形態和發展模式。如果說知識經濟的核心是科學技術,那麼創意經濟的核心就是文化內涵。所以創意經濟往往也被稱為文化創意經濟或文化經濟,它是經濟的文化化和文化的經濟化,即經濟與文化一體化的產物。主導和決定知識經濟的是科學因素和技術因素,所以知識經濟特別強調科技創新和科技含量;主導和決定創意經濟的是藝術的、民俗的、審美心理的乃至信仰的等文化因素,所以創意經濟特別強調文化內涵。經濟活動中注入的文化內涵越多,物質生產中產品的檔次和附加值就越高,競爭力就越強,效益就越好。

筆者認為知識經濟與創意經濟既有密切聯係又有明顯區別。知識經濟是以高新技術產業為標誌,以知識、信息資源為依托的知識密集型經濟。而創意經濟也離不開科學技術的支持,必須借助於知識與信息,這是二者的聯係。知識經濟特別標舉科學技術,而創意經濟更加凸顯文化內涵,這是二者的區別。

世界上第一個提出創意產業概念的英國將創意產業定義為:“源自個人創意、技巧及才華,通過知識產權的開發和運用,具有創造財富和就業潛力的行業。”文化經濟理論家凱夫斯對創意經濟的定義:創意經濟為我們提供寬泛地域文化的、藝術的或僅僅是與娛樂的價值相聯係的產品和服務。另一位經濟學家約翰?哈特裏則指出,創意經濟是創意藝術(個人才能)與文化產業(質量因素)的結合。綜上所述,可以說創意經濟是以文化、藝術資源為依托,以新穎時尚的、個性化的智慧創意為標誌的思維密集型經濟。沈國明在《世界經濟改革潮》中將社會經濟發展階段分為農業經濟、工業經濟和知識經濟三個階段,與之相對應的資源及生產特點分別是:原材料與勞動密集、能源與資本密集、信息與知識密集。現在我們再加上人類社會經濟發展的第四個階段:創意經濟。

三、創意經濟的優勢和特點

與知識經濟相比,創意經濟有自身的特點和優勢。這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麵。

1.發展創意經濟更加貼近以人為本的現代理念

知識經濟的核心是高科技,這在當代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都顯示出無與倫比的優越性,因此,社會上彌漫著一種“科技製勝”、“技術至上”的觀念。其實,高科技具有兩麵性。荷蘭著名學者E?舒爾曼在《科技文明與人類未來》一書中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