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東北亞藝術寶庫——高句麗王城遺址(1 / 1)

高句麗遺址位於中國吉林省集安市,東鄰朝鮮,被譽為“東北亞藝術寶庫”,記載了中國古代東北少數民族的特殊文化,是5000年華夏文明的一朵奇葩。2004年被世界遺產委員會認定為“世界文化遺產”。

高句麗曆史

“高句麗”(“句”讀作“勾”),史書中記作“高句驪”,簡稱“句麗”或“句驪”,是公元前1世紀至7世紀時期生活在中國東北地區的一個古老民族。漢元帝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夫餘人朱蒙在西漢玄菟郡高句麗縣(今遼寧省新賓縣境內)建國,故稱高句麗。後建都為“紇升骨城”,西漢元始三年(公元3年),遷都國內城,同時築尉那岩城(均在今吉林省集安市境內),尉那岩城又稱丸都山城,至北魏始光四年(427年)遷都平壤。

高句麗強盛時期,其勢力範圍包括了中國吉林省的東部、遼寧省東北部和朝鮮半島的北部。公元668年,高句麗被唐與朝鮮半島的新羅聯軍所滅,在曆史上持續了705年之久。高句麗始終在中國曆史上的中原王朝管轄範圍內,並與曆代王朝保持著隸屬關係,是受中原王朝製約和管轄的地方政權。在政治、文化等各個方麵都受到中原王朝的強烈影響。

好太王碑

好太王碑,無論碑體造形、碑刻技法,還是碑文風格,都堪稱中華民族碑刻藝術的瑰寶。好太王碑是高句麗第20代壽王為紀念19代好太王而樹立的,碑高6.39米,由一整塊巨形角礫凝灰岩雕鑿而成,為不規則的方形柱狀體。碑文四麵環刻,計44行1775字,字體介於隸書與楷書。

碑文大體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較短,共6行,主要記敘了高句麗建國的神話傳說及好太王統治時期國富民強,五穀豐登的情況。第二部分是碑文中心,占22行。較詳盡地記錄了好太王率軍攻城略地的情況。第三部分占16行,記載了為好太王守墓之煙戶的數量、來源以及相關的守墓製度。

高句麗壁畫藝術

遺址墓室內繪有精美壁畫,再現高句麗王公貴族家居、宴飲、出行等生活場景。早期壁畫中有不少戰爭場麵,表現出高句麗人的驍勇善戰的場景。而墓壁上的伏羲、女媧、黃帝、神農、朱雀、玄武、青龍、白虎以及僧侶、道土等,則明顯具有中原儒、佛、道文化特征。壁畫的顏料主要有朱砂、土紅、石黃、粉黃、白粉以及石綠,豐富、鮮亮如新。這一時期的壁畫,集安有“四神墓”、“五盔墳”四、五號墓等,大部分分布於今天的朝鮮境內。

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高句麗經濟以農業為主兼營漁獵。通用漢字記事,現已發現的好太王碑、中原郡碑、冉牟墓誌及大量銘文磚和銘文瓦上麵的漢字佐證了這一點。高句麗創造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但中後期受中原文化影響較大,儒、佛、道文化盛行;特別是高句麗堅固的山城、雄偉的陵墓、輝煌的古墓壁畫,都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延伸閱讀

高句麗墓葬之冠千秋墓

該墓位於集安城西3.5公裏處麻線河東岸200米的坡地上。形製浩大,宛若山嶽,因墓上發現有“千秋萬歲”字樣的漢字銘文磚而被稱之為“千秋墓”。千秋墓為方壇階梯石室墓,近正方形,邊長80~85米,殘高15米。墓頂較平坦,約20米見方,亂石中埋有數塊經加工的大石條。墓上現存有大量的筒瓦和板瓦殘片及文字磚殘段,其文為“千秋萬歲永固”、“保國乾坤相畢”。千秋墓占地6000多平方米,使用石材數萬立方米,修築方式與將軍墳相同,但工程巨大數倍於將軍墳,堪稱高句麗墓葬之冠,是一座高句麗的王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