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玄穹高上玉皇大帝(1 / 1)

玉皇大帝全稱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又稱昊天通明宮玉皇大帝、玄穹高上玉皇大帝,居住在玉清宮。道教認為玉皇為眾神之王,上掌三十六天,下握七十二地,掌管一切神、佛、仙、聖和人間、地府之事。中國民間對玉皇大帝的信仰由來已久,內涵豐富。

玉皇大帝對我們來說並不陌生,在《西遊記》和其他神話傳說中我們會經常看到這位統領三界的天神。但是這些僅限於小說、神話和影視劇中的情景,我們對於他又了解多少呢?下麵我們來一起認識這位被人類敬拜的天界最高的神靈。

玉皇大帝的來曆

關於玉皇大帝的來曆,在民間有著不同的傳說。大約在唐宋之際成書的重要道經《高上玉皇本行集經》(簡稱《玉皇經》)詳細敘述了玉皇的出身和來曆。很久以前,有個光嚴妙樂國,國王淨德和王後寶月光老年無子,於是令道士舉行祈禱,王後夢到太上老君抱一嬰兒賜予她,夢醒而有孕。懷胎一年,於丙午歲正月九日午時誕下王子。太子長大後繼承皇位,不久去普明香嚴山中修道,功成超度。經過三千劫才成金仙,又超過億劫成為玉帝。

在民間關於玉皇大帝還有一個“平民升天”的傳說。自盤古開天辟地以來,天地間一切祥和,後來諸神開始爭鬥,人間的人荒淫無度,使得天地人三界大亂,太白金星於是下凡尋找德才兼備的人來做三界大帝。太白金星化身成為乞丐,四處尋找。到了張家灣,太白金星發現有個寨主名叫張友人,又稱張百忍,他將寨內治理的非常和睦,並且為人和善慈悲,因此帶他到了天庭做天帝。後來三界眾神仙紛紛陳請共同推崇張百忍為“終身天帝”,共稱“玉皇”,又因玉皇是三界的總皇帝,因此加稱為“玉皇大帝”或“玉皇上帝”。

民間奉祀

玉皇大帝是道教三清的化身,他總執天道,掌天地人之均軸。三清還有四位尊神來輔助,又稱四輔或四禦,他們是中天紫微北極大帝、南極長生大帝、勾陳上宮大帝、承天效法後土皇地祗。紫微北極大帝又稱北極星君,執掌天地經緯;南極長生大帝又名玉清真王,執掌人間健康長壽;勾陳上宮大帝又稱天皇大帝,執掌天地人三才,主人間兵革;後土皇地祗又稱後土娘娘,執掌陰陽生育、大地山河。天地萬物、陰陽造化無不在玉皇大帝所掌之中。

傳說在每年的臘月二十五這一天,玉皇要親自降聖下界,巡視察看各方情況,依據眾生道俗的善惡良莠來賞善罰惡。舊時道觀和民間都要燒香念經,迎送玉皇大帝。正月初九為玉皇聖誕,俗稱“玉皇會”,傳言天上地下的各路神仙在這一天都要隆重慶賀,玉皇在其誕辰日的下午返回天宮,此時道教宮觀內道士和道教信徒均要舉行隆重的慶賀儀式,祭拜玉皇,行“齋天”大禮,以祈福延壽。

民間自初九淩晨開始,一直到天亮為止,全家人必須齋戒沐浴,以莊嚴敬畏的心情舉行祭拜,家家戶戶在正廳前麵放置八仙桌,搭起祭壇,供桌上備神燈、五果(柑、桔、蘋果、香蕉、甘蔗)、六齋(金針、木耳、香菇、菜心、豌豆、豆腐),另設清茶三杯。到了時辰,全家整肅衣冠,按尊卑挨次上香,行三跪九叩禮拜,然後燒天公金(紙)。有的地方還唱戲娛神。這一天也要遵守一些禁忌,不得曝曬女人的衣褲、不得傾倒便桶等,以免玉皇大帝看到了觸犯大不敬之罪;祭品中的豬羊雞不能用母的,要用閹的或公的。

延伸閱讀

道教及三清

道教是中國主要宗教之一,東漢時形成,到南北朝時盛行起來。道教徒尊稱創立者之一張道陵為天師,因而又叫“天師道”,後又分化為許多派別。道教奉老子為教祖,尊稱他為“太上老君”。道教諸天界中最高尊神是三清,即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實際上是“道”的一體三位。“三清”的說法始於六朝,但此時“三清”多是指“三清境”,即太清境、玉清境和上清境,分別為神寶君、天寶君、靈寶君三位大神居住之地。後來,“三清”才逐漸作為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的通行代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