岫岩玉雕有5000多年的曆史,與中國玉的曆史緊密相連,體現了中國玉文化的深厚內涵。岫岩玉雕對玉雕人物、花鳥、動物、花卉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有著本源和基石的作用。
中國玉石自古便成為人們佩戴與裝飾的佳品,產於“中國玉鄉”遼寧岫岩縣的岫岩玉與新疆的和田玉、河南南陽的獨山玉、湖北鄖縣的“綠鬆石”被稱為中國“四大名玉”,岫岩玉雕也是中國人乃至世界人民喜愛的藝術品。
岫岩玉雕簡介
岫岩玉,簡稱岫玉,以產於遼寧岫岩縣而得名,為中國曆史上的名玉之一。岫岩玉雕是以岫岩地區為中心而發展起來的一項民間玉石雕刻工藝。主要產品有人物、動物、花鳥、花卉、瓶素、旅遊、保健等七大係列一百多個品種。岫岩玉雕長期受到北方民族民間文化的滋潤,吸收了地方民間木刻、石雕、泥塑、刺繡、剪紙、影人、彩繪藝術等方麵的精髓,融合滲透,以立體圓雕、浮雕為主,輔以線刻、鏤、透雕等技法,逐漸形成了具有濃厚地方特點的藝術風格。其造型簡練古樸,打磨光滑,氣韻生動傳神,頗有古遼河紅山文化遺風。
岫岩玉雕的特點
岫岩玉雕技法豐富,以素活見長,柔環、活鏈為其典型工藝,難度之高,世人稱絕。岫岩玉雕的素活工藝繼承了中國玉器傳統技法,做工以立體圓雕及浮雕為主,輔以線刻、鏤刻、透刻,並有勾花、勾散花、頂撞花等手法,尤擅用剜髒去縷、因材施藝、化瑕為瑜、廢料巧用、俏色巧用、螺紋組合等技法。
岫岩玉雕題材廣博,繼承傳統,創新發展,源於生活,作品內涵豐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鮮明的生活情趣和強烈的時代精神。岫岩玉雕在造型上深厚古樸而又不失典雅,嚴謹統一而又極富變化,可謂形神兼備,極富生氣。
以玉養身
據傳,各朝各代的帝王嬪妃養生不離玉:嗜玉成癖如宋徽宗,含玉鎮暑如楊貴妃,持玉拂麵如慈禧太後……中國古籍上稱:“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無毒。”各家養生理論一致認為,人身有“精、氣、神”三寶,“氣”的使用尤為突出,而玉石是蓄“氣”最充沛的物質。有些人在研究玉石養生的機理後認為,玉石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鋅、鎂、鐵、銅、鉻、錳、鈷等,佩帶玉石可使所含微量元素被人體皮膚吸收,產生特殊的“光電效應”聚焦蓄能,形成相當於電子計算機中諧振器似的電磁場,與人體發生諧振,從而使各項生理機能更加協調地運轉。
某些玉石還有白天吸光晚上放光的奇妙的物理特性。有人認為,當光點對準人體的某個穴位時,能刺激經絡、疏通髒腑,有明顯的治療保健作用。位於人手腕背側的“養老穴”,常佩戴玉鐲,可以得到長期的良性按摩,不僅能祛除老人視力模糊之疾,且可蓄元氣,養精神。
嘴含玉石,借助唾液所含營養成分與溶菌酶的協同作用,能生津止渴,除胃中之熱,平煩懣之氣,滋心肺,潤聲喉,養毛發,不失為玉石養生的又一途徑。玉在山而草木潤,玉在河則河水清,可見玉石養生有益無損。
延伸閱讀
如何選購玉石
我國的玉石種類繁多,曆史悠久。按照產地分,著名的有廣東信宜產的“南方玉”,河南產的“河南玉”,山東產的“山東玉”,新疆伊犁、和田一帶產的“羊脂玉”等。比較名貴的玉器首飾大都是用這些玉加工琢磨而成的。
鑒別玉器的優劣,主要看它的色澤是否具有濃(濃鬱)、陽(鮮明)、俏(色美)、正(純正)、和(柔和)5個特點。如果基本符合,就是上品,即美玉。如果玉器顯得淡(平淡)、陰(陰暗)、老(色)、花(不純)、斜(不協調),那就是下品。購買玉器切忌在較強的燈光下挑選,因為燈光的照射容易使玉器失去本色,還往往會掩飾一些疵。另外還要學會鑒別真假玉器,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假玉有塑膠、玻璃、雲石(大理石)、電色假玉等多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