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西下,便有倦鳥歸巢,不過這通往寒山老舍的道路上,卻有一高一矮兩人緩緩行走,矮的麵色蒼白,腳步虛浮,正是方浩;而高的形如鐵塔,麵如鐵鑄,卻是方振海派來保護方浩之人。名喚方銅,不入方家家譜,乃是賜姓家仆。
一麵走著,方浩還在端詳這鐵塔大漢,心裏尋思這大漢究竟是何境界。
畢竟曾是武者,讀過武道基礎典籍《武書》,又曾練出過武技,方浩對於武者的層次還是很了解的。
這武書是大玄開國名將淩國公常嶽編纂,專述基礎武學道理,對於武者的層次境界,剖析分明。
凡軍中見過血,會打架但沒係統學武的兵卒,盡管力大,也不能稱為武者,隻能稱為壯士、壯丁。
學習搏擊練體之術,筋肉結實,能敵二三壯丁者,是為武生。
血肉生發血氣,可敵壯士十餘人者,即為武士!
血氣凝成真氣,即為武師,可敵數十人。
真氣化為罡氣煞氣,則為先天武師,是百人敵!
能出入千軍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者,武學出神入化,是為宗師!到了這等境界,已經是天下頂尖的高手。
大玄武人,功力達到武師之境者,已經有資格得到大族禮遇,到了各地官府,開口索要官職,七品之下武職斷無不允;而如名震天下的方家家主方振天,據說是巔峰先天武師,坐鎮北境三年,卻不知有否突破。
方浩功夫雖然廢了,但是武士的眼力沒廢,看看方銅半晌,看不出絲毫端倪,隻覺步履如山,氣魄如海,即使自己功力沒廢,也萬萬不是對手,心中驚駭:“這至少是武師境界的高手,難道是方家鐵衣衛中的衛士?二堂叔居然如此重視我!”
方家鐵衣衛,隻有不足千人,卻是這方家莊的核心防衛力量,每個衛士,都是武師境界的高手,隻護持山莊裏麵的高層人員!小小的旁支子弟,是斷然沒資格讓鐵衣衛護衛的!
方振海居然分派給方浩一名鐵衣衛,這令方浩更加受寵若驚了。
“浩公子。前麵便是寒山居了。”前麵不遠,便是一座頗為破敗的小莊子,那便是方浩此行目的地。
寒山居,名字雅致,功用也雅,卻是方府外院的一座老書齋,藏著方府外門數萬卷藏書,不過由於外院子弟多憊懶,這書齋雖然藏書甚豐,但是對之有興趣的卻是寥寥,而方家內院有誌求學的子弟,卻有更好的書齋可去,自然也不來這裏,久而久之,這裏變成了無人問津之所,旁邊都開了果園農田。
不過清淨,書多,卻正是方浩要找的地方,重修武藝不同於從零開始,體內細微的筋骨折裂和血脈傷損,一旦妄動,就是凶多吉少,除非有逆天的境遇,能夠修複好全身內外傷損,否則今生便與武學無緣。
方家幾十年來,因為打鬥負傷或走火入魔廢掉的武人不少,便是地位極高的族人也並非沒有,但是能夠恢複武功的,一個也沒,對於這點,方浩是不抱多少希望的。
想要有出頭之日,唯一的道路隻剩下讀書。
這十幾天時間,可不能在床上度過,來這寒山居,便是要撿一些經書典籍,回去背熟了,先在肚子裏麵放點墨水,以免讓公孫先生以為他是不學無術打醬油的。
吱——
方浩拉開寒山居大門,向方銅笑著行個禮:“如此勞煩方銅大哥了。”
這是方家內院禁衛,又受了二堂叔命令來保護他,怠慢不得。
“少爺自便就是。”方銅本來對方浩頗為冷淡,見這小公子行禮,臉上現出一個有些僵硬的笑容:“二爺吩咐,小人自是要護得少爺周全。”
方浩笑笑,進了屋子,知道鐵衣衛心懷傲氣,自己若是貼得太近,說不定會招來反感,畢竟方家外門裏麵鑽營得多。攀附鐵衣衛的也不在少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