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英格蘭國內經過一係列改革之後,尤其是最為重要的地方改革,也就是中央集權。
愛德華將派遣樞密院大臣在八大地區親自把關,監督,力求將這樣改革順利完成。
雖然曆程總是伴隨著暴動和阻撓的,但曆經三年的展開,總算是平穩下來,接下來的就隻差磨合了。
這時,作為英格蘭的第一個殖民地——愛爾蘭,就進入了愛德華的眼中,這是一塊自己的實驗地。
如果說,亨利八世是平緩的,隻是占了名義上的便宜的話,那麼,到了這時,愛德華卻有了極大的改變。
內政的逐步平穩,讓我們的國王陛下終於將目光投入了愛爾蘭。
這個政策叫做雙管並進。
首先,愛德華繼續執行著亨利八世的政策,先繳後賜,並且逐步擴建到整個愛爾蘭全島。
當然,這個步調是緩慢的,見效不太顯著,但卻是最為重要的,名義這個東西,是不能停。
另一邊,除了執行這個政策以外,愛德華還實行殖民擴張。
先是沒收愛爾蘭人土地,將其賜予聽話的愛爾蘭人,之後再拉著聽話的,一起去占那些不聽話的土地。
而愛德華的雙管其下,與曆史上的雙管其下不同。
曆史上的十六世紀,英格蘭的殖民,那就是真正的殖民。
殖民,殖是繁殖,孳生之意。
殖民則指強國向它所征服的地區移民,並掠奪原當地人民的利益,掠奪和奴役當地的人民,並向它所征服的地區移民,國家在國外侵占並大批移民居住。
說白的,原先的英格蘭人,是非常看不起愛爾蘭人,甚至將他們不看做是人。
當然,這與他們後來看不起中國人,看不起非洲人一樣。
自認為先進文明的英格蘭人,是看不起那些還存在奴隸製,依舊以部落為主的愛爾蘭人。
是直接將愛爾蘭那些原住民土地沒收,並且將他們趕走,占有並奴隸那些愛爾蘭人。
說來大家可能不相信,三角貿易,也就是奴隸貿易,其實最開始的目標是愛爾蘭人。
非洲當時是部落林立,而且還有一些兵力強盛的大國。
在目前火器還沒有大盛的時期,大量的兵力就是最大危險。
所以,愛爾蘭人就成為了英格蘭人的目標,被販賣到南美洲,給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當奴隸,開礦。
到了殖民北美的時候,愛爾蘭人在奴隸貿易中,依然占有一定的比例。
可以這麼說,美國早先最大的建設者,就是這群愛爾蘭奴隸。
而到了後來,愛爾蘭裔是美國最大的族群,他們與黑人一樣,都是以奴隸的形式來到美國的。
所以,愛爾蘭裔一直被冠有洶酒,野蠻,暴力,這些名詞。
而愛德華所倡想的新殖民,卻不是如此。
像這種移民後,以少擊多,雖然利益極大,但卻困難重重,甚至是將原先分裂的愛爾蘭人逼得聯合在一起,製造更大的困難。
我們的國王陛下卻執行另一種策略,拉攏一批,打壓一批。
聯合選擇親近英格蘭的部落,配合一起打擊那些充滿敵意部落,從而一步步擴大英占區,並且擁有越來越多的追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