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能去!”
複歌和劉響幾乎異口同聲地叫了起來,不同意李木子去炸壩。複歌說:“這事不是鬧著玩的,炸了壩會是什麼結果我們誰也不知道,不好的事我們不想把你牽扯進來,你好好待在家裏等我們回來,好嗎?”
“不好!我不就年齡小一點嗎,為什麼你們就不能把我當作生死患難的兄弟!我不怕有什麼樣的結果,我隻希望能和我的生死弟兄們一起闖蕩!再說了外寨的人欺負我們寨的人,我心裏也不舒服,唉呀!複歌哥,響哥,你們都把握當兄弟是吧!你們就讓我去吧!”
隨著李木子的漸漸長大,表達能力越來越強了,他把話說到這個份上複歌和阿響還能說什麼呢!說實在話,聽了木子的這話阿響和複歌都很感動很震驚很高興。平時木子給大家的印象就是老實,規矩,話很少,不想骨子裏還有這樣一份義氣,這就使得他們三個能夠沆瀣一氣了!在複歌、劉響的內心深處現在包括李木子,都有一股與生俱來的對義的向往和看重,雖然他們還不曾能認真地比較過金錢、榮譽、俠義、生命到底哪個重要,但是他們小小年紀就已對義有如癡如醉的依戀!
最後三個人商議,炸壩的時間不變,就是明天傍晚天黑前;需要一包炸藥、至少一個**、一段引線也就是導火索,這個主要讓李木子來負責;根據三個孩子的閱曆,他們知道,大人們每次爆破前都要鑽炮眼,所以還得帶一根炮杆。劉響說:
“炮杆太重,我們要扛著它到黑蛇洞溝壩頭,恐怕沒到就累死球了!”
炮杆是用來打眼、掏洞,是每戶農村人家必備的勞動工具,一根堅硬粗長的鐵棒,很重,所以劉響這麼說,想必他是品嚐過好多扛炮杆的滋味了!
“嗯,也是哈!那我們扛一把洋爪!”複歌說。
洋爪那家夥一頭扁得像鋤頭,一頭尖得像炮杆,還有握柄,方便使用,好,好,好,就扛一把洋爪!
“阿響,洋爪你來帶吧!”複歌說:“不知道溝壩頭遠不遠,我準備帶些幹糧!為了不誤事明天吃過中午飯我們就上路怎麼樣?”
說到溝壩頭,他們誰也沒有去過,劉響知道父親每次去修溝都是早早地去了,很晚才回來,而且現在他們也不知道這路怎麼走!於是劉響就說道:
“還有就是,不知道路怎麼走呀?”
“這個容易,我們沿著大溝走不就完了嗎?再說了,遇到人問一下不就得了嗎?”複歌很自信地說:“關鍵是我們要早一點去,給我們自己充足的時間!這樣吧,明天我們吃過午飯就出發,其他啥都不管了,就當是給自己放一天假,出去玩一玩!”
劉響很苦惱地說:“明天白天我媽肯定要安排我去放牛!”
“不管了,炸了壩再說!你就和甘娘說,老師讓我們去看學校!”複歌說。劉響心裏說話,可是我不想對娘親說謊,怎麼辦呢?唐複歌說完了,正要總結式地說一下,卻發現這兩個兄弟眉頭不展,還有疑慮,於是就挨個問:
“劉響,還有什麼呀?”
“李木子,還有什麼呀?”
劉響說:“我從來不和我媽媽說謊,我不知道怎麼說?你說我應不應該騙娘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