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要的兩點也引起爭論。佩劍隻是外交服飾沒用的裝飾,但是中國人反對佩劍上殿。因為在中國,這是最嚴重的過失。他們還成功地批評了一位外國使節。那位使節不戴眼鏡就什麼也看不見。他們利用他公認的好脾氣,要求他把眼鏡留在家裏。因為從一個中國人的觀點來看,在皇帝麵前戴著眼鏡很不合禮儀。他同意了,覲見皇帝時一直拉著他同事的胳膊。
接茶喝茶看似簡單,但是涉及它的禮儀讓不止一位外國人犯錯誤。至少有一次,導致了麻煩的後果。一位美國紳士因公拜見一位中國官員,他希望給對方留下一個好印象。中國官員以最正式隆重的禮節接待了他。仆人端上一杯茶,那位中國官員雙手拿起茶杯,舉上頭頂,然後以最充滿敬意的姿勢給了這位外國人。中國主人坐下,仆人端上第二杯茶給他。這位客人由於長途跋涉,風塵仆仆,抓起杯子就把茶一飲而盡。中國官員的態度立刻變了。從最小心謹慎的彬彬有禮,變得粗魯無禮。不再談手邊的生意,把外國人像仆人一樣趕了出去。
這個客人違反了兩個禮儀。在西方人眼中也許微不足道,但是在中國人看來就是相當嚴重。第一,主人上茶時,他應該站著接過茶杯。更重要的是,無論他多渴,在主人沒有喝茶並且沒有要求他喝茶時,他是不能喝茶的。而主人喝茶的舉動,是要求他離開的表示。喝茶的禮節很特殊。如果拜訪者的官職和主人一樣,或者高於主人,他就可以在合適的時候喝茶解渴。但是如果官職低於他,就要看主人的動作。在主人這一方麵,喝茶就表示他希望結束談話。
版畫:1902年,光緒皇帝返京後接見外國使臣這位中國官員從未見過外國人,所以特別以中國人的思維出發觀察他人是否是一位紳士。喝茶的這件事向他證明了外國人的拜訪是惡意的。於是,美國紳士就成為在他家不受歡迎的人物,他的來訪就是不可原諒的侵擾。
中國人把禮節的細節看做行為得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分等級都遵守的這些禮儀的細節。我們不可能過高地估計它們的重要性。它們很容易被忽視。但是如果你想在東方人中立住腳,如果你想和他們做買賣,你就必須要遵守。他們以這些細微瑣碎的標準評價一個人的品質。它像這個民族一樣古老,每個上學的男孩都要學習,並且像山一樣穩固。我們可能會嘲笑他們,認為他們乏味荒謬,他們許多人確實是這樣。但是他們是這個民族所固有的,遵守它們(除了有失尊嚴的、不體麵的動作)其實就是和中國人建立友好關係,並且成功地完成他們要參加的交易。光是敘述由於無意地或有意地違反這些禮節規範的不幸後果,就可以寫一本書了。這些禮儀規範像道德原則一樣重要,甚至更加重要。
我曾經派遣一位美國領事去一個內陸省份的首府,和當地官員協調解決一些公共事務。被派去的紳士很榮幸擁有一個帶有無數裝備的墨西哥馬鞍。它穿戴在一頭高頭大馬上很漂亮,但是披在較小的中國小馬上,這頭可憐的小動物就隻能露出鼻子和尾巴了。穿上墨西哥靴和馬刺,戴上寬邊帽,拿著馬鞭,美國政府的領事代表安全到達了目的地。一路上狗的惡意和天國居民因迷信而產生的敬畏(把他當成了一種新動物)讓他興奮。他到達省會半小時後,帶著一個禮拜旅途的勞頓,就找著了去衙門的道路。可能速度是他最想要的。於是他就機靈地跳上小馬,叮叮當當地穿過大街,到了地方長官府邸的門口,把韁繩(或者稱之為他的套索)扔在一個柱子上,用馬鞭的一頭敲擊大門,把名帖塞在威嚴又吃驚的侍者手裏。地方長官拒絕見他。任何官員都拒絕和他討論外交事務。他在城裏等了一周,然後不得不打道回府。他在回來路上的一個城裏還曾被中國人包圍。委托給他的事情,由於他不得體的表現,而變得極為複雜,陷入長達三年之久的外交通信當中。
應該補充的是,為了完成這個任務,顯示遵守中國禮儀的重要性,在這件事快結束之前,我帶著相同的任務,去了那個城市。我由同一位地方長官極為禮貌友善的接見。在第一次會見時就滿意地完成了任務。那位領事如果對中國的禮儀表現出適當的尊重,也可以做到。不是因為人不同,而是因為方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