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卷之三(2)(1 / 3)

凡居教地者坐青氈。晉王獻之,字於敬,夜臥齋中。偷人其室,盜物都盡,子敬徐曰:“偷兒!青氈我家舊物,可特置之。”子敬小字官奴,羲之嚐呼為七郎。

王奇雁字韓浦鸞箋

宋王奇,贛縣人,少為縣吏。令題雁字詩於屏雲:“隻隻銜蘆背曉霜,晝隨鴛鷺入寒塘。”奇密續雲:“晚來漁棹驚飛去,書破遙天字一行。”令奇之,因激使學。後遊京師,真宗偶見其詩,召見賜第。奇作詩雲:“不拜春官與座主,願逢天子作門生。”官至侍禦史。贛,音紺。

五代韓浦,與弟洎俱有詞學。洎嚐輕浦曰:“吾兄為文,繩樞草舍,庇風雨而已。吾之文,是造五鳳樓手。”浦聞之,因人遺蜀箋題詩寄洎曰:“十樣鸞箋出益州,新來寄至浣溪頭。老兄得此全無用,助汝添修五鳳樓。”浦宋初舉進士,官至郎中。粱周翰有《五鳳樓賦》,乃東京也。洎音忌。

安之畫地德裕籌邊

唐嚴安之為治嚴肅。玄宗嚐賜酺三日,禦五鳳樓,觀者喧溢,樂不得奏,金吾白梃如雨,不能止,上患之。高力士奏河南丞嚴安之為理嚴,請使止之。安之至,以手板畫地曰:“犯此者死。”於是三日指其畫以相戒,無敢逾者。酺,音蒲,飲酒作樂也。漢禁不得群飲,賜酺乃得聚會飲食。唐無禁而亦賜酺者,高年得賜酒麵。

唐李德裕罷相,出為西川節度使,乃幹成都府西建籌邊樓,按山川險要,南道與蠻人相接者圖之左,西道與吐蕃接者圖之右。後德裕閑居,有平泉別墅,為遊憩之所,花石園池殊異。內有醒酒石,醉臥則醒。

平原十日蘇章二天

秦昭王聞魏齊在平原君所,必欲為範雎報仇,乃遺書平原君曰:“寡人聞君高義,願與為布衣之友。君幸過寡人,寡人與君為十日之飲。”平原君畏秦,且以為然而人見。昭王與飲數日,因索魏齊。

漢蘇章為冀州刺史,有故人任清河太守。章行其部,按其奸贓。太守為設酒肴,陳平生之好曰:“人皆有一天,我獨有二天。”章曰:“今日蘇孺文與故人飲者,私恩也;明日冀州刺史案事者,公法也。”遂正其罪,州境肅然。孺文,章字。

徐勉風月棄疾雲煙

南北朝徐勉,字修仁,六歲能為祈霽文,見稱耆宿。宗人徐孝嗣曰:“此人中騏驥,必能致千裏。”後仕粱為吏部尚書。嚐與門人夜坐,有虞暠求詹事五官,勉正色曰:“今夕隻可談風月,不宜及公事。”累官至仆射中書令,嚐曰:“人遺子孫以財,我遺子孫以清白。”卒諡簡肅。

宋辛棄疾,字幼安,理宗朝擁節鉞,奉身勇退,因以家事付兒曹,作《西江月》雲:“萬事雲煙已過,一身蒲柳先衰。而今何事最相宜?宜醉宜遊宜睡。早起催科了辦,更量出入收支,乃翁依舊管些兒;管竹管山管水。”所著有《稼軒集》,自號稼軒居士。工詞,與蘇軾並稱,諡忠敏。衰,如字。

舜欽鬥酒法主蒲韉

宋蘇舜欽,字子美,詩歌豪放,與梅聖俞齊名。好飲酒,讀書外舅杜祁公家,每夕飲酒,以鬥為率。一夕,公密視之,讀《漢書》至“良與客狙擊始皇”,撫案曰:“惜乎擊之不中!”遂滿飲一大臼。及至“臣始起下邳,與上會於留,此天以臣授陛下”,又撫案曰:“君臣相遇,其難如此!”複舉一大臼。公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鬥不足多也。”

唐李密,字法主,才兼文武,誌氣雄遠。微時,乘一黃牛,被一蒲韉,牛角上掛《漢書》一帙,一手提靷,一手翻書。越公楊素遇之,問何處書生,耽學若此。密下牛再拜,自言姓名。又問何書,答曰:《項羽傳》。公與語,奇之,顧玄感曰:“汝等不如也。”後玄感起兵,以為謀主。尋歸唐,封邢國公。帙,音侄。玄感,素子。

繞朝贈策苻鹵投鞭

周繞朝,秦大夫。晉士會奔秦,晉人忌秦用十會,乃使魏壽餘偽歸秦,以誘士會。秦使士會如魏師,繞朝諫不聽。士會行,朝贈之以策曰:“子無謂秦無人,吾謀適不用也。”既濟,魏人噪,以士會還。杜預以策為馬撾,服虔解策為策書,義較確當。繞朝後以漏言而誅,見《韓非子》。

苻堅北定九州,將大舉南伐,苻融等成諫止之,不聽,曰:“吾百萬之眾,投鞭於江,足斷其流,何險之足恃!”至淝水,為謝玄等所敗。鹵,堅祖父蒲洪,以“草付王”之讖,改姓為苻。堅字永固,武都氐人,小字肩頭。

豫讓吞炭蘇武餐氈

趙襄子殺智伯。漆其頭為酒器。其臣豫讓,挾匕首人襄子宮中塗廁,以刺襄子,被獲,義釋之。遂漆身為癩,吞炭為啞,行乞於市。一日伏橋下複圖之,襄子馬驚,搜獲,責曰:“子嚐事範中行,智伯滅之,不報仇何?”讓曰:“中行氏眾人遇我,我故眾人報之;智伯國士遇我,我故國士報之。”因請襄子衣,拔劍三躍擊之。伏劍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