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荀勖,暗解律呂,因正雅樂。每公會作樂,阮鹹必謂不調。勖忌之,遂出阮為始平太守。後有耕者得周時玉尺,萄以校己所製樂器,覺皆短一黍,於是服阮神識。唐元澹得古塚銅器似琵琶,聲正圓。澹曰:“此阮鹹所作器也。”命以木弦之,其聲亮雅,樂家遂謂之阮鹹。
公孫白紵司馬青衫
公孫僑,鄭大夫。吳使季劄來聘魯,通嗣君也。故遂聘於齊,旋聘於鄭,以及晉、衛。於鄭見於產,如舊相識,與之縞帶,子產獻紵衣焉。紵衣,白紵之農也。《左傳》鄭注:吳地貴縞,鄭地貴紵,故各獻己所貴,示損己而不為彼貨利。
唐白居易謫江州司馬,喜曰:“匡廬在念久矣,今得青山綠水,為風月主人,幸甚。”一日送客湓浦口,夜聞鄰舟琵琶聲,問之,乃長安老妓也。為作《琵琶行》,末雲:“淒淒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或謂潯陽妓即裴興奴。
狄梁被譖楊億蒙讒
唐狄仁傑,以功追封梁國公。武後嚐謂公曰:“卿在汝南,有譖卿者,欲知之乎?”公謝曰:“陛下以為過,臣當改之;以為無過,臣之幸也。彼譖臣者,臣不願知。”諡文惠。又呂蒙正初入朝堂,有朝幹指之曰:“此子亦參政耶!”蒙正徉為不知。同列者不平,詰其姓名,蒙正遽止之曰:“若一知其姓名,則終身不忘,不若不知為愈。”時服其量。
宋楊文忠公億為執政者所忌,言事者攻之不已,公謝啟有曰:“已落溝壑,猶下石而未體,方因蒺藜,尚彎弓而不已。”億,諡文。
布重一諾金慎三緘
漢季布為河東太守,詆曹邱生於竇長君。曹邱生請見曰:“楚人諺曰: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足下何以得此聲於梁楚間哉?且仆楚人,足下亦楚人,仆遊揚足下之名於天下,顧不重耶?何拒仆之深也!”布大悅,厚贈之,由是名益著。
孔子適周,入後稷廟,見金人,三緘其口,而銘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安樂必戒。無所行悔。勿謂何傷,其禍將長。勿謂何害,其禍將大”雲雲。又:“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眾人之不可先也,故後之”雲雲。顧謂弟子曰:“小子識之!此言實而中情。”《集語》雲入太廟,銘亦小異。
彥升非少仲舉不凡
南北朝任昉,字彥升,八歲能屬文。梁武時,曆黃門侍郎,出為義興新安太守。為政清省,所著文章數十萬言。褚彥回語其父遙曰:“卿有令子,相為喜之,所謂百不為多,一不為少。”昉由是名聲藉甚。又陸瓊年八歲,號神童,從祖襄歎賞之,亦引此二語。
漢陳蕃,字仲舉,汝南人。薛勤為郡功曹,蕃年十五,為父齎書詣勤,勤顧察之。明日,造焉,蕃父出迓。勤曰:“足下有不凡之子,吾來候之,不從卿也。”時庭宇荒蕪,勤曰:“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蕃曰:“大丈夫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勤益奇之,言論終日。
古人萬億不盡茲函
十千曰萬,十萬曰億,言古人之多也。
函,書帙也。言學問無窮,人當博洽,非僅得此函可遂已也。二語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