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放逐天涯之篇 第一百八十二章 嘉芝之心(上)(1 / 2)

次日,晌午。

大燮山城,陳家舊宅。

陳有為過世已經整整五年了,整個家宅在那個時候便失去了真正的主人,開始在歲月的流逝中染上了厚厚的塵埃,獨留下一片死氣沉沉的頹亭敗柳與陳屋舊瓦。

其實陳家的人都知道陳有為那一次遠去蜀中,是為了找唐家談一件關乎陳家存亡的“大買賣”,因為早在那個時候,陳家的人便已經意識到千荷亭的新主一夕水棠上位以來,千荷亭就已經漸漸變得不再像從前那麼安分,而是開始蠢蠢欲動的想要獨攬這整個大燮的大權了。

所以,陳有為才想要通過搭上唐家這個大後台來扭轉陳家在大燮越發被動的局麵,隻可惜這筆“買賣”沒有談成,卻不幸淪為了朝廷挑撥兩家的棋子,落了個身死的下場。

唐家本來是想將陳有為的死徹徹底底的隱瞞下來的,可就算唐家人的口風再緊,這個消息終究還是通過鄒璟與高峰之手傳到了大燮,這才引發了五年前的那一場千荷亭與唐家的界碑之戰。

隨著千荷亭與唐家關係的惡化,陳家也不好再去向唐家討要什麼說法,況且這件事的真正目的又不能讓千荷亭知道,無奈一下,陳家也就隻有吃了這個啞巴虧。

陳家一時無主,而陳有為的獨女陳嘉芝與陳家的總管事張羽也一並在蜀中沒了音訊,雖說眾人沒有聽到這兩人的死訊,不過卻也沒有人會覺得他們還有再活著回來的一天。

陳有為是死了,可這陳家尚有百餘口人還要吃飯過活,陳家的買賣不能停滯下來,陳家必須盡快選出新的繼承人。

然而,在新家住的選舉中,各行掌事卻都互不相讓,這些人的出身大都相同,又怎麼會甘心居於他人之下。

正如碧凝向一夕水棠敘述的那樣,陳家就這麼變成了一盤散沙,大燮的商市受了陳家變故的影響,也漸漸的開始走起了下坡路。

對這樣的事情,千荷亭不可能坐視不理,可這些明裏打著陳家招牌可實際上已經叛出陳家的掌事們此時哪還會有人去顧全什麼大局,大都沉浸在自己那小小的滿足感裏,沒有人願意接受千荷亭的收並。

縱使千荷亭有著武力上的絕強壓製力,可有句話說的好——“人為財死,鳥為食亡”。

一些不痛不癢的威脅對這些人根本無濟於事,再說這些老狐狸一個也不傻,他們知道千荷亭是不可能對他們下真正的殺手的,要知道千荷亭懂武的人的確是一抓一大把,可是會經商的就真是鳳毛麟角少之又少了。

可以說,這麼多年來,若是沒有陳家經濟上的扶持,千荷亭就根本不可能坐大到如今的地步。不過也正是因為這種強烈的依存關係,終究還是讓陳家與千荷亭的關係在近百年的相安無事之後,裂開了一條縫隙。

本來這條縫隙還不至於決裂的這般的快,隻是當時的一夕水棠一心想要壯大千荷亭的勢力與一夕本家抗衡,才會那麼心急的同唐家動起手來,也讓千荷亭與陳家的關係徹底破裂了。

然而偏偏就在這個讓千荷亭動彈不得的僵持時期裏,陳嘉芝卻無巧不巧的來到了大燮,為整件事情帶來了轉機。

陳嘉芝是陳有為的獨女,從名義上講,她便是這陳家現在唯一的繼承人,即便她是個女兒家,但隻要並沒有嫁入他家,陳家的家業就都還是她的所有物。再者說,古往今來,也不是沒有家中獨女招婿入贅的事情,所以陳家的掌事也沒有辦法利用這一點來大做文章。

況且在如今這個所謂的“統一”時代裏,信譽和口碑本身就十分重要,大燮山城裏沒有半點朝廷的部署,所有人的相互往來全都建立在個人的信任和名聲之上,有時候一張看起來並不尋常的白紙黑字,可隻要上麵蓋上了雙方的指印,就會變成一張能在江湖中被承認和保護的契約。

所以,倘若這個陳嘉芝真是貨真價實的“陳家獨女”,那就沒有誰敢扛著背信棄義的大旗與陳家撕破臉,於是這些老狐狸才會在根本就沒有事先串通好的情況下異口同聲的咬定陳嘉芝已經死在了蜀中,想以此來保住自己的地位。

不過他們也知道,這樣做也隻不過是權宜之計罷了,畢竟這五年間,陳嘉芝雖然是長了些身子,可她的樣貌特征並沒有發生太大的改變,隻要是以前對陳嘉芝稍有些了解的掌事,其實都並不太難認出陳嘉芝的身份來,並且這一次陳嘉芝的背後明顯就是有千荷亭在撐腰,那她的身份被證實完全就隻是時間上的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