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鳧王與花蓮公主的故事,要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蜀國的先王叫蠶叢,活動在岷江上遊的崇山峻嶺之中,以養蠶、打魚、種麥為生,後來蠶叢王順江而下,到達成都平原一帶。一天,蠶叢王帶兵經過岷江河畔,看見一隻水蛇正在纏著一朵睡蓮花,這朵睡蓮花太美麗可愛了,蠶叢就用手中的金杖趕走水蛇,趕走時對睡蓮花說:“你的名字叫花蓮,兩百年後,有一個魚鳧王將娶你為妻。”

原來這水蛇和睡蓮花都有來曆,也確有緣分,這水蛇不是一般的蛇,它是不死的化身,是黃河流域黃帝的兒子,名叫顓頊,也曾是部落王。顓頊死後葬於水,又與水之魚交配而複活,這就是在蜀中稱王的魚鳧王,而睡蓮花本也是岷江畔的花神,兩百年後修成正果轉世為楊柳江流域一個部落王的女兒,稱花蓮公主。

魚鳧稱王後,為百姓著想,勞苦奔波於廣袤水澤之中,已過婚配年齡仍未娶妻,來到平原之地,得知一個部落王的女兒花蓮公主很美麗,而且溫柔善良,常以楊柳葉煎為汁,為百姓解除疾病,百姓很是愛戴。魚鳧王於是派人提親,花蓮公主答應了。誰知道他們剛剛成婚的時候,卻發生了嚴重的洪澇水患,百姓沒有吃的,且又有瘴氣痢疾等病。花蓮公主叫人在河岸種植楊柳,熬柳枝葉水給大家喝,以除疾病。然而,沒有魚吃更是讓百姓苦不堪言。一日,魚鳧王醒來卻不見了美麗的花蓮公主,派人四處尋找,也不見蹤影,這時有人來報:“大王,楊柳大江和各條小河裏遊滿了肥美的花鰱魚。百姓有救了。”魚鳧王趕到河邊一看,什麼都明白了:花蓮公主為了拯救人民苦難,嬗變成了很多很多鮮活肥美的花鰱魚,百姓們在楊柳江邊長跪了三天三夜。

魚鳧王和百姓為了紀念花蓮公主,在楊柳大江邊用石鑿、石锛、石斧等工具,建造了一座地下宮殿,就是今天位於溫江壽安鎮的人們稱之為“小墓山”的魚鳧王妃花蓮公主之墓。把六月定為魚神節,家家吃花鰱魚,以紀念美麗善良的花蓮公主。

(田友桂 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