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靈魂與肉體皆可安放(1 / 3)

對於農村來說,最熱鬧的莫過於過年,不僅有吃的喝的還有穿的,由於近幾年生活水平的提高,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日子算是一去一不複返了,因此,每到這樣特殊的時機,人們盼望的不再是華麗是衣服和豐盛的佳肴,而是與家人的團聚。

我家兄妹二人,我妹還在上學,大學生嘛早早就放了寒假。我今年就沒出去,因此與同村那些不到臘月二十八不回家的人相比,我家算是最早到的最齊全的一家。

在外人看來,我們兄妹二人在家,爺爺奶奶身體健康,爸爸媽媽勤奮努力,一年到頭怎麼說也落下點收入,算是一個幸福的家庭了。

可是我媽並不這麼認為,剛開始我說不去上班的時候她還很開心,說不去就不去了,在家也餓不死,可隨著時間一長,厭惡嫌棄隨之到來,不是說我起床了不疊被子,就是說我屋子裏臭,我尋思我上炕的時候洗腳了啊,怎麼會臭呢?

剛開始每天吃飯基本上都是我點餐,我說吃什麼她就給我做什麼,日子那叫有個愜意,誰知後來一日三餐就變成了酸菜疙瘩湯、漿水麵,那些我愛吃的麵皮,麻辣粉,土豆丸子再也沒在餐桌上見過。

我妹就更慘了,她在外地上學,平時也不回來,好不容易盼望到寒假,誰知我媽親了沒幾天就開始說她,就連稱呼也從之前的娃、狗狗變成了現在連名帶姓,前後不超過一禮拜。正因為如此我妹也經常反抗抱怨,說我媽偏心,我哥一整年都在家,也不見得我媽說我,自己才回來幾天就這麼不受待見。

原本以為她自己可以扳回一局,可事實是她忘了有句老話叫“薑還是老的辣”,她雖然嘴上反擊了,可身體還是很誠實,依舊我行我素,整天抱個手機、iPAD不離手,我媽做飯的時候她也不說搭把手,自己的衣服也要我媽洗,有時候吃完飯連碗也不知道放進廚房,就往前一推,然後就躺下玩手機了。

對此我爸是沒什麼意見的,她覺得閨女上學辛苦了一年,回家就這幾天,不幹活就不幹活唄,她還是個孩子呢,你一個大人指望她能給你幹什麼呢?

可我媽不這麼想,她覺得人活著就應該眼裏有活,你生在農村又不是皇宮,不是公主命就不能慣公主病,所以即便你還是個學生,家務你還是要做的,不然長大以後結婚了沒什麼好日子等著她。

因此就算我妹收拾鍋碗,洗衣服我媽也能挑出毛病來,在她看來手機那玩意就是用來打電話,發信息的,沒什麼看頭,不應該一天到晚的看,費眼睛不說還費電,所以即便我們都閑著,即便沒什麼活她也要找一些事出來,讓我們做。

看見我妹玩手機太輕鬆了,於是給她找了一些女孩子該做的活出來,叫的洋氣一點叫“做女紅”,俗氣一點就是納鞋底。你可以看手機,但你不能光看手機,你必須要讓自己在看手機的同時再幹點啥,這才不算浪費時間。

為了避免我媽也給我找納鞋底的活,我提前放下手機看起書來,雖然這一年我沒上班,但業務能力一點也沒落下,除了平時接一些設計方麵的單子賺點外快之外,我還研究了“自媒體”和其他副業,比如給別人寫材料、寫PPT、製作表情包、視頻剪輯等,一個月下來雖然不多但也還有小一萬的收入,拋去房貸也還剩點,所以每當我媽嘮叨我的時候,我總會給她看我的餘額,意思是我目前的生活方式可以養活我自己。

再加上從小我就比我沒勤快,一直跟在我媽後麵做事,洗衣做飯樣樣都做的來,因此即便我在家裏一年,我媽也沒怎麼說我,隻是每當提起找對象我倆還是會強嘴。

我總覺得自己還年輕,不想那麼早就承擔家庭這個重擔,我覺得自己還不夠成熟穩重,不管是經濟能力還是精神方麵,都還不夠做一個丈夫或者父親,因此我總是逃避,可在農村,這是他們唯一能勸我的話題,總是避免不了。

沒辦法我隻能拿出殺手鐧,給外人說我喜歡男的,這樣能讓他們在大吃一驚的同時,同情一下我家,但在家裏和親戚麵前我就說自己之前談過一個,被傷透了,目前還不想找,看緣分之類的,這樣一來,這方麵的煩惱終於沒有之前那麼多了。

而我妹就不一樣了,她是大學生,比我小五歲,在我爸看來那就是掌上明珠,在家裏什麼活也不給她安排,在學校要什麼買什麼,雖然我媽管錢,但架不住我爸會套路,於是在一家人的嗬護下,我妹就長成了現在這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