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新年之前的關賬(1 / 2)

西魯特氏會這麼問,跟她正在看的賬當然和以前有很大出入有關。

康熙三十四年年前,即上年年底交賬的時候,石家新考上來的奴仆組成一個關賬的團隊,專門對報賬進行審核。

當然以前也有這樣一個團隊,但以前是府內大掌櫃帶著一群賬房來做,這個大掌櫃有時就是大管家,有時是當家人指定的一個大帳房。

可是不管怎樣,各家太太爺們,更看重的交上來的東西,有時候東西少了,奴才們又給出了合理理由,這些太太老爺其實也看不出來有什麼問題。通常隻要不是太離譜,一般不會追究。

隻是大多數時候,各家的財產都是增長的,隻是究竟增長了多少,這些太太老爺們其實都隻是通過看帳才知道的。到後來,增長也不怎麼多,但一直都有,所以大家也沒當回事。

但這次奴仆大比出了個人才,這人本是石琳的貼身侍從,雖還不是總管,但也算身邊重用的一批人。剛剛好代表石琳給未來太子妃送一批嫁妝,就在京城。

石琳康熙二十八年升為兩廣總督,此人因為腦子靈活,在兩廣地區尤其是廣州,和商戶來往比較多。而且人還又好學,連洋文也能說上兩句。

石琳因為知道聖上主子還是比較洋人的算學,故而吩咐他可以找一找這方麵相關內容,還給了一筆專項資金,隨他使喚,不問結果。而這人就從洋人那裏買到了一本記賬法的意大利文的書籍。

因那洋人說是自己國家的不傳之密,隻有貴族老爺們和大主教們才能看的書。這還是從一艘沉船上找到的。至於什麼樣的沉船還能保存書籍,大家就心照不宣了。

為此他告知石琳之後給那洋人謀了一個正式清國居留的身份。一時間,石琳這個仆從在兩廣的地位被傳得很邪乎,簡直就是石琳眼前第一人。當然,後來被打發回來送嫁妝,就是那邊大管家的手筆了。

而如果長孫是後世來的人,就知道那本記賬法的書籍,所記載的借貸複式記賬法,知道1905年才從日本傳到中國,被大家接受並使用,距離康熙三十三年有210年。

嚴格來說,借貸記賬法並不適合田莊經濟,隻是當一家有田莊、有鋪子,又有來自多種所有權(比如夫人的嫁妝和老爺的繼承與分成)的收入支出混雜時,才能顯現出一點能力。

這個叫單三良的貼身侍從,本來隻是覺得此物可用,為了弄懂,和西洋人有一定的接觸,但是人家也不願順利教給他。所以一開始並沒有太在意,但是到了後來,被大管家排擠出老爺身邊,他就知道自己危險了。

因為比起府內的實力,大管家才是真的根深蒂固,單三良回來就被架空了,就是沒事幹,閑到你慌。

天然地單三良知道自己危險了,他給自己想的辦法就是讓自己盡量有用。所以和京裏各家傳教士緊密聯係,最終加上自己的能力,總結出一套新的記賬方法。

剛好,又趕上奴仆大比,單三良家雖然實力不如大管家,但也是世仆,這一比,就比到可以參加大管家、大帳房的比拚,所以單三良最後拿出這一套記賬法的時候,有兩家家主覺得這些年的收入下降實在厲害,就把曆年賬簿給了單三良做為考核內容。

結果單三良帶著兩個侄子,弄了半個月,把賬麵重新登記,理過一遍,是最早一個完成最後考核的大帳房。然後當各家家主看著這新整出來的賬簿,就直接任命單三良為總關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