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發展科技的任務與途徑(3)(2 / 3)

摘自徐特立《讀〈中國的物理學〉》(1949年)《徐特立教育文集》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131—132頁

另一方麵,也隻有抗戰勝利,民主成功,中國的科學才能得到繁榮滋長的園地。不能想象,在殖民地會有科學的順利發展。殖民地是科學的墳墓而不是溫室。不能想象,在黑暗的獨裁專製之下,科學會有前途。在黑暗的獨裁專製之下,科學受到最嚴重的摧殘壓製,科學家成為大資本家簡單的傭仆。

摘自朱德《把科學與抗戰結合起來》(1941年)《朱德選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76頁

馬列主義是反對黑暗與落後,尊重科學與文明的。馬列主義的本身,就是科學的最高成果。唯物辯證法的哲學,是人類五千年科學思想的結晶。以此為依據,馬克思主義者既以(已)把握科學的一切部門,而且把握了一個以前一切科學家從來未能把握的科學部門,這就是人類曆史的科學,人類社會發展的科學。但馬列主義決不如有些人所設想的那樣,隻限於社會科學,曆史科學。馬列主義乃是一切科學的最高成果,它的世界觀,它的方法當然也適用於一切科學。掌握了它可以使一切科學得到新的發展。

摘自朱德《把科學與抗戰結合起來》《解放日報》1941年8月3日

毛澤東同誌說,知識有兩種,一種是階級鬥爭的知識,一種是生產鬥爭的知識。在建設新民主主義國家中,後麵一種知識對我們將日形重要。我們在生產知識中應該學習哪一些呢?學習機器生產的知識當然是很重要的,但是我們現在機器還很少,因此手工業生產的知識也要很好地學習。不要以為全國勝利已經到來,就完全是大工業生產了,手工業就完全垮台了,因此就不去學習發展手工業生產的知識,等待著大工業來臨。這樣的想法是不對的。事實上,革命戰爭結束以後,新的工業的發展與原有工業的恢複,都不是立刻可以實現的。為了供應廣大人民的日用必需工業品,在一定時期以內,幫助農村副業與手工業生產的發展是完全必要的。同時,我們大家都知道,中國過去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家,受帝國主義的侵略,帝國主義者在中國掠奪廉價的原料,經過加工變成成品,又到中國來傾銷。將來我們必須改變這個情況,除了在有利條件下繼續輸出若幹可以輸出的原料以外,還要爭取用製成品或半製成品出口。在沒有工業生產品可以輸出的時候,就還需要依靠手工業,用精製的手工業品從外國換回機器,這樣才不致於吃虧。因此對於手工業和農村副業,如紡織、繅絲、刺繡、草帽辮、地毯、花邊、食品等等,都應該很好地加以研究,掌握生產技術,降低成本,提高產品質量。

摘自朱德《在解放區婦女工作會議上的講話》(1948年)《朱德選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251—252頁

民主的自由是科學發展的保姆,大眾的(包括為大眾服務的)科學才沒有資產階級科學的壟斷和獨占,才沒有門閥派係的分歧和自私自利的企圖,才能得到充分的發展。蘇聯的科學界給予我們以最好的模範,我們要追隨著他們前進。

中國對日本法西斯的抗戰業已四年多了,全國人民的團結與鬥爭,取得了目前的相持階段,但是,實行反攻與最後擊退敵人,沒有民主政治與科學的發展是不可能的。現在我們除實行真正的民主政治外,必須加緊發展科學,才能自力更生,才能驅逐日寇出中國,才能得到真正的獨立與解放,才能建立新民主主義的國家。

摘自吳玉章《在發展科學方麵對於邊區參議會的希望》《解放日報》1941年11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