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並非巧合(3 / 3)

慧日繼續補充說道:最重要的是,來自宇宙空間的能量波產生的“萬有壓力”和星際空間中普遍存在的磁場造成的彎曲空間都有確定的事實作為重要依據。科學家已經找到宇宙空間普遍存在的“微波背景輻射”,這是事實。恒星和行星,以及宇宙空間普遍存在磁場,這也是事實。並且,“微波背景輻射”這個能量波的諸多表現正好彌補了所謂“引力”的諸多疑點,這也並非巧合。

魯學智問道:是嗎?“微波背景輻射”是怎樣彌補了“引力”的諸多疑點呢?

慧日繼續說道:理由有如下幾點:

1、科學觀點認為,“引力”是長程力。而“微波背景輻射”也被科學家證明,確實縱橫於宇宙,正好彌補了引力點需要多麼有力的吸力才能產生這遙遠的長程力,怎樣縱橫於宇宙的疑問。

2、“微波背景輻射”確實是“電磁波”,與物質內部以及宇宙空間普遍具有電磁力的事實相吻合。這正好排除了宇宙中與電磁力不同的、根本不存在的“引力”,彌補了“引力”是一種特殊的力的疑問。

3、“微波背景輻射”確實是一種能量波,這種能量波確實會對物質的質量產生“壓力”。這種“壓力”就是“微波背景輻射”具有的電磁力與基本粒子具有的電磁力的相互作用的結果。也說明“微波背景輻射”這種能量波確實與物體的質量有關。

4、“微波背景輻射”這種能量波具有的各向同性使作用力的分力集中在某個物體的中心,而其它分力的合力總是為零。這一事實與自由落體的方向始終地麵垂直的現象完全吻合。“微波背景輻射”具有的各向同性正好彌補了“引力”從基本粒子內的質量產生時,具有各向同性的性質,在引力點向360度球麵的各個方向同時不斷地發射“引力”子彈的疑問,並克服了“引力”使質量具有球狀均勻分布的結構與事實上基本粒子在徑向和軸向構造完全不同的矛盾。

5、“微波背景輻射”這種能量波確實非常微弱,隻有靈敏的儀器才能檢測到。這樣的事實正好解釋了所謂“引力”為何是弱力的問題。

慧月補充說道: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事實勝於雄辯。“微波背景輻射”這種宇宙能量波的客觀存在和宇宙空間普遍存在的磁場的事實存在正好彌補了產生“引力”現象沒有事實依據的局麵,是否應該為“引力”現象畫上一個比較圓滿的句號呢?

魯學智聽了慧日和慧月的分析,對他們能夠從微觀粒子內部,從質量的本質對“引力”進行刨析是十分認可的,尤其是他們提出的“引力點”、“引力子彈”、“宇宙能量波”、“萬有壓力”等名詞,感到新穎和有新意。自己也似乎融入進了他們的思想中,對於他們的許多觀點自己也是認可的,但自己畢竟是一名科學家,對於慧日和慧月的觀點,覺得還是應該嚴謹從事。於是,魯學智說道:你們分析和總結的很有道理,我基本認可你們的觀點。但你們的觀點需要得到權威專家的認可才行,尤其是“微波背景輻射”是否就是“壓力波”,還得科學家來論證,並得到權威機構的認可才行。

慧日說道:得到誰的認可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理論要符合事實。慧月附和著說:沒錯。隻有與客觀事實一致的理論,才能夠更加接近真理。我們雖然隻是一般人,但科學並不隻屬於科學家也屬於我們,這裏我借用佛家的一句話,如果“佛在我心中,我既是佛!”

魯學智點了點頭,說道:你們說的沒錯,是的,接近真理的理論才是最好的理論。著名的英國科學家史蒂芬?霍金說過:科學的終極目的在於提供一個簡單的理論去描述整個宇宙。如果我們確實發現了一套完整的理論,它應該在一般的原理上及時讓所有人,而不僅僅是少數科學家所理解。那時,我們所有人,包括哲學家、科學家以及普普通通的人,都能參加為何我們和宇宙存在的問題的討論。如果我們對此找到了答案,則將是人類理智的最終極的勝利——因為那時我們知道了上帝的精神。(摘自《時間簡史》)。你們是普普通通的人,你們提出的新的“萬有壓力”的論點,無論是否正確,你們的無畏的探索科學的精神都是值得鼓勵的。

魯學智繼續說道:我們還需要注意的是,在牛頓發表“萬有引力”理論之時,以及愛因斯坦發表“廣義相對論”理論之時,還沒有發現宇宙中存在“微波背景輻射”和磁場。如果是先發現宇宙中存在“微波背景輻射”,牛頓和愛因斯坦是否會有不同以往理論的新的理論呢?不得而知。慧月說道:如果是先發現宇宙中存在“微波背景輻射”,就不會叫做“微波背景輻射”,有可能就叫“萬有壓力”了。魯學智笑著,半開玩笑地說道:很有可能。接著問慧日和慧月:你們知道這天外來客為什麼叫“微波背景輻射”嗎?慧日和慧月搖搖頭,齊聲說道:不知道,你給我們說說。魯學智接著說道:“微波背景輻射”的名字與宇宙的大爆炸理論有關,而宇宙的大爆炸理論以及延伸出的許多相關理論又與“引力”有關。所以,你們的“萬有壓力”論是否能在宇宙大爆炸理論中有所作為呢?還有待觀察。慧月說道:宇宙大爆炸?有意思。你給我們講一講。

……

接下來,慧日和慧月要繼續探究宇宙大爆炸的奧秘。(下一篇:宇宙大爆炸疑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