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域觀念中,內地一般都按省來劃分地域,如稱河南為中州地區、稱山東為齊魯地區、稱山西為三晉地區、稱四川為巴蜀地區、稱雲南貴州為滇黔地區、稱湖北湖南為鄂湘地區等等。一般沒有按方位來統稱一個地區的,惟獨東北三省,人們習慣上總以“東北人”來稱呼。東北三省的人不僅習慣於自稱“東北人”,也真把東北三省看成一個整體。他們在內地也都以“東北人”視作“同鄉”,並不以各自所在省份“遼寧”、“吉林”、“黑龍江”來細分。他們在人格上也有諸多相似之處。
東北地區是我國多民族聚居地區,從遠古時代的各個族群,曆經漫長的曆史時期的發展、分化、組合,逐步形成肅慎、濊貊、東胡三大少數民族的族係。這些古老的少數民族都善於騎射,勇於征戰,各族首領無不尚武立國。長期流動的生活方式,鑄成他們勇於進取的民族精神,一經強大便要向外發展擴張,進軍內地,甚至奪取全國政權。不難看出,在創造中華民族的曆史過程中,曾經有過直接影響的少數民族政權,絕大部分都起自於東北地區。在前期就有鮮卑族的乞伏氏建西秦,慕容氏建前燕、後燕、南燕,拓拔氏建北魏,宇文氏建北周。特別是在五代以後更為突出,有契丹族所建遼朝。《契丹國誌》記載,遼太祖阿保機,“帝生而拓落多智,與從不群。及壯,雄健勇武,有膽略。好騎善,鐵厚一寸,射而洞之……部落憚其雄勇,莫不畏而服之”。遼太宗同樣“雄傑有大誌,精於騎射”。《金史》記載,金朝阿骨打,“十歲好弓矢,甫成童即善射”。直至清代入主中原後,仍保持習武風尚。所以有人總結:
北方風氣剛勁,振古如茲,而東北尤勝。長郡承肅慎遺風,矢石砮,曆夫餘、新羅、百濟之兵燹。而此風未改。揆厥原因,日在深山大澤之中,伍鹿豕耦虎豹,非素嫻技藝,無以自衛。漢唐以降,兵威不及東北,諸部落紛爭角勝,自為風氣,即以弧矢之優劣決部長之雌雄,而民氣亦為所轉移焉,地勢使然也。故遼、金、元崛起東陲,遂挾其尚武之精神,以統一寰區。
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說過:
土地貧瘠,使人勤奮、儉樸、耐勞、勇敢和適宜於戰爭;土地所不給予的東西,他們不得不以人力去獲得。
東北原住民族的這種剽悍、凶猛、勇敢、善騎射的尚武品格始終保持著,這在曆代的史籍中也都有明確記載。如《史記·貨殖列傳》就記有:“上穀至遼東,地踔遠,人民稀,數被寇,大與趙、代俗相類,而民雕悍少慮”。《漢書·地理誌》所記略同。而《後漢書·東夷傳》中具體記載:夫餘“其人粗大強勇謹厚,不寇抄。以弓矢刀矛為兵”。挹婁“多勇力,處山險,又善射,發能入人目”。高句驪“其人性凶急,有氣力,習戰鬥,好寇抄”。東沃沮“人性質直強勇,便持矛步戰”。可見夫餘人剛強、勇武,這是長期在艱苦條件下生活的結果。
到唐宋時期史書仍有記載。如《隋書·地理誌》記:遼西習尚與太原同俗,而記太原:“人性勁悍,習於戎馬”。《通典》、《太平寰宇記》中則記載高句麗國:“其人性凶急,有氣力好戰”。夫餘:“其人性強勇,謹厚,不寇抄……以弓矢刀矛為兵,家家自有鎧仗”。東沃沮:“人性質直、強勇,便持矛步戰”,挹婁人:“性凶悍……其人眾雖少,而多勇力,處山險又善射”,同樣勿吉人:“性凶悍”,靺鞨男子多智謀,驍勇過人,有“三人渤海當一虎”之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