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吉格圖遺址
準吉格圖遺址位於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雅布賴鎮巴丹吉林嘎查西北12.9千米的準吉格圖湖泊,海拔1165米。準吉格圖係蒙古語,意為白沙棗。遺址地處沙漠腹地準吉格圖湖泊東北約370米的較平緩的沙坡上,典型的沙漠地貌。遺址點四周沙山環繞,湖泊西側、北側沙山較為高大,東側、西側為沙丘地帶,遺址分布在南北長820米、東西寬640米的沙坡上,總麵積約524000平方米。地表遺物豐富,主要有石葉、石片、石核、夾砂紅褐陶、夾砂灰陶、青瓷碗、黑釉瓷罐殘片等遺物。
阿拉塔圖遺址
阿拉塔圖遺址位於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雅布賴鎮巴丹吉林嘎查西北6.6千米的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海拔1164米。阿拉塔圖係蒙古語,意為金色,因此地湖盆沙漠呈金黃色而得名。內陸鹹水湖泊,水域麵積330餘畝。遺址地處阿拉塔圖湖泊東北約450米的較平緩的沙坡上。湖泊四周沙山環繞,中間為低窪沙地,西側沙峰高大陡峭,東南沙丘平緩。遺址分布在南北長710米、東西寬500米的沙坡上,總麵積約355000平方米。遺址地表遺物豐富,主要有石葉、石核、夾砂紅褐陶、夾砂灰陶、少量泥製陶和組合紋彩陶罐口沿等。根據采集標本判斷,該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馬家窯文化遺存。
呼都格吉林遺址
呼都格吉林遺址位於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雅布賴鎮巴丹吉林嘎查西北4.2千米的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海拔1167米。呼都格吉林係蒙古語,呼都格:井,吉林:湖泊,因湖泊邊有一口井而得名。湖泊四周沙山環繞,北側沙山較為高大。遺址地處呼都格吉林東北約250米的較平緩的沙坡上。在1平方千米的沙坡上地表散落有夾砂紅褐陶罐口沿、夾砂灰陶罐底、陶紡輪等。根據采集標本判斷,該遺址應屬於新石器時代遺址。
音德日圖遺址
音德日圖遺址位於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雅布賴鎮巴丹吉林嘎查東北5.5千米處,海拔1171米。音德日圖係蒙古語,意為紫色,因此地土質呈紫色而得名。湖泊四周沙山環繞,西側、北側沙峰高大陡峭,湖泊水域麵積1579畝。湖岸周邊植被茂密,有蘆葦、黃蒿、芨芨草、甘草等。湖泊西北麵是巴丹吉林沙漠最高峰比魯特峰。遺址地處湖泊以北約500米的沙坡上,遺址南北長約1000米,東西寬約800米,總麵積約800000平方米。遺址地表散落有石葉、石核、夾砂紅褐陶、夾砂粗繩紋灰陶、灰細泥陶、少量彩陶等遺物。根據遺址采集遺物判斷,該遺址應屬於新石器時代遺址。
巴潤吉林遺址
巴潤吉林遺址位於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雅布賴鎮巴丹吉林嘎查北1.4千米處,海拔1196米。巴潤吉林係蒙古語,巴潤:西,吉林:湖泊,意為西麵的海子。遺址地處巴潤吉林湖泊東北約520米的較平緩的沙坡上。四周沙山環繞,西側沙山較為高大,湖泊水域麵積約1916畝。遺址南北長約900米,東西寬約700米,麵積約630000平方米。遺址地表散落有石器和陶片,石器主要有石葉、石核、石片,石質為燧石和瑪瑙石;陶器主要有紅地黑彩彩陶罐,夾砂紅褐陶罐,夾砂灰陶罐、盆等。遺址點西南有一個淡水湖泊,水域麵積約400畝,湖水清澈見底,湖泊四周植被茂密,主要有蘆葦、白刺、甘草、芨芨草等。根據遺址采集遺物判斷,該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及仰韶時期的文化遺存。
畢魯圖準敖格欽坑遺址
畢魯圖準敖格欽坑遺址位於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雅布賴鎮巴丹吉林嘎查東北約8.9千米處,海拔1192米。畢魯圖準敖格欽係蒙古語,畢魯圖:磨石,準:東,敖格欽:窪地,因窪地有磨刀石而得名。地勢西高東低,北高南低,沙丘地貌。遺址地處畢魯圖北坑東南約300米的低窪沙地上,南北長約280米,東西寬約200米,麵積約56000平方米。遺址西側是高大陡峭的沙峰,東側、南側和北側均為連綿起伏的沙丘。據當地牧民講,畢魯圖北坑原本是一個湖泊,由於近年來氣候幹旱,20世紀80年代初期湖水幹涸,所以形成一個低窪的鹽堿坑。遺址地表遺物豐富,有細石器和陶片。石器主要有石葉、石核、石片;陶器主要有鬲、罐、盆、缽、陶紡輪等,陶色以夾砂紅褐陶、夾砂灰陶居多,並有少量細泥灰陶、彩陶等。根據采集標本判斷,該遺址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及仰韶時期的文化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