墩德吉林遺址
墩德吉林遺址位於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雅布賴鎮伊和呼都格嘎查東北35.6千米的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海拔1215米。墩德吉林係蒙古語,墩德:中間,吉林:湖泊。湖水大部分已幹涸,地表鹽堿化程度較高,多為連綿起伏的小沙丘。遺址地處墩德吉林西北約500米的沙坡上,南北長約500米,東西寬約300米,總麵積約150000平方米。遺址點四周均為沙峰,中間為低窪鹽堿地,南麵沙峰較高。遺址地表散落有細石葉、石核、夾砂紅褐陶、夾砂灰陶、泥質素麵灰陶等。根據遺址采集標本判斷,該遺址應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晚期至青銅時代的文化遺存。
牡代吉林遺址
牡代吉林遺址位於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額肯呼都格鎮巴音博日格嘎查東北約39.6千米的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海拔1199米。牡代吉林係蒙古語,牡代:旮旯,吉林:湖泊。湖泊沙化比較嚴重,大部分已被黃沙掩埋,鹽堿化程度較高,湖泊水域零星分布,水域麵積約100畝。湖泊四周植被稀疏,主要有白刺、蘆葦、沙鞭等植物。地勢西高東低。遺址地處湖泊東北約260米的低窪地帶,南北長約350米,東西寬約200米,總麵積約70000平方米。遺址點四周均為沙峰,南北較為開闊。遺址地表遺物不多,主要有細石葉、石核、夾砂紅陶、夾砂灰陶等。根據采集物和同類遺址判斷,該遺址應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晚期至青銅時代的文化遺存。
歐門達布蘇圖遺址
歐門達布蘇圖遺址位於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雅布賴鎮巴丹吉林嘎查歐門達布蘇圖,遺址點距離雅布賴鎮西北約50.8千米,海拔1219米。歐門達布蘇圖係蒙古語,意為鹽。湖泊四周均為高大的沙峰,西麵沙峰高聳而陡峭,中間為鹽堿窪地,水域麵積約350畝。湖泊沿岸植被茂密,有蘆葦、白刺、黃蒿、甘草等。遺址地處歐門達布蘇圖湖泊東北約200米的沙坡上,南北長約250米,東西寬約100米,總麵積約25000平方米。地表遺物比較豐富,有石器、陶片、動物骨骼等。石器主要為細石葉、石核。陶器主要分兩種,即夾砂陶和泥質陶,泥質陶以彩陶居多。陶色主要有夾砂紅褐陶、夾砂灰陶、泥質紅陶、紅地黑紋彩陶等,根據采集陶片判斷,器形主要有甕、盆、罐。夾砂陶燒製火候較低、質地疏鬆。紋飾一般在陶器口頸部位,有粗繩紋、細繩紋、壓印紋、附加堆紋、網格紋、倒三角紋、刻畫紋等。根據遺址采集標本判斷,該遺址應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晚期至青銅時代的文化遺存。
巴潤伊和日東遺址
巴潤伊和日東遺址位於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額肯呼都格鎮巴音博日格嘎查東北53.4千米的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海拔1217米。巴潤伊和日係蒙古語,巴潤:富饒,伊和日:雙或兩個,因此地由東、西兩個湖泊組成而得名。內陸鹹水湖泊,當地人把它稱為雙海子。遺址點四周均為沙山。遺址南北長約300米,東西寬約200米,總麵積約60000平方米。地表散落有細石葉、石核、夾砂紅褐陶等遺物。根據遺址采集標本判斷,該遺址應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文化遺存。
巴潤伊和日西遺址
巴潤伊和日西遺址位於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額肯呼都格鎮巴音博日格嘎查東北51.4千米的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海拔1217米。巴潤伊和日係蒙古語,巴潤:富饒,伊和日:雙或兩個,因此地由東、西兩個湖泊組成而得名。內陸鹹水湖泊,當地人把它稱為雙海子。遺址點四周均為沙山,遺址南北長約500米,東西寬約400米,總麵積約200000平方米。地表散落有細石葉、石核、夾砂紅褐陶、夾砂灰陶、彩陶等遺物。根據遺址采集標本判斷,該遺址應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文化遺存。
諾日圖遺址
諾日圖遺址位於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雅布賴鎮巴丹吉林嘎查東北6.18千米的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海拔1182米。諾日圖係蒙古語,意為湖。湖泊四周均為高大的沙峰,西、北側沙峰高聳而陡峭。湖泊水域麵積約2200畝,水深28米,是巴丹吉林沙漠中最大的湖泊。湖泊沿岸植被茂密,有蘆葦、白刺、黃蒿、甘草等。遺址地處諾日圖湖泊以北的沙坡上,南北長約800米,東西寬約500米,總麵積約400000平方米。地表散落有細石葉、石核、夾砂紅褐陶、夾砂灰陶、彩陶等遺物。根據遺址采集標本判斷,該遺址應屬於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文化遺存。
達布蘇圖準敖格欽遺址
達布蘇圖準敖格欽遺址位於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雅布賴鎮巴丹吉林嘎查西南8.1千米的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海拔1178米。達布蘇圖準敖格欽係蒙古語,達布蘇圖:鹽,準:東,敖格欽:窪地,因此地有鹽的窪地而得名。地貌多為起伏的小沙丘,東、南、北側均為沙丘,西側沙峰高大陡峭。湖泊已幹涸,地表呈白色,鹽堿化程度較高。南北長約350米,東西寬約200米,總麵積約70000平方米。地表散落有細石葉、石核、石斧、夾砂紅褐陶、夾砂灰陶、鐵器等遺物。根據遺址采集標本判斷,該遺址應為新石器時代中晚期至青銅時代的文化遺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