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生根阿木墓葬群
宰生根阿木墓葬群位於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阿拉騰朝克蘇木查幹德日斯嘎查西5.1千米處,海拔1931米。宰生根阿木係蒙古語,宰生根:封建領主,阿木:口子,因此地居住過一個被朝廷流放的宰相而得名。墓葬群地處特布希山脈東麵山腳下的丘陵地帶,山丘四周是季節性河流。墓葬大多依山而建,沿山坡不規則分布,在2平方千米的範圍內分布著4座墓葬。其中積石墓1座,墓壙出露地表50厘米,東側豎立50厘米的長條形石頭。石圈墓3座,平麵呈圓形,直徑3~4.5米,墓壙出露地表30~40厘米不等,由不規則石頭錯縫壘築。這處墓葬群保存較為完好,未見盜掘跡象。地表未見任何遺物,具體時代及族屬難以推斷。
哈布日格墓葬群
哈布日格墓葬群位於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阿拉騰朝克蘇木查幹德日斯嘎查西南6千米處,海拔2730米。哈布日格係蒙古語,意為肋骨,因此地一條條山梁像人的肋骨一樣排列而得名。墓葬群地處特布希山脈東麵的山腳下,地勢西高東低。墓葬大都沿山坡不規則分布,地表可見墓葬3座,分布麵積約30000平方米。墓葬用不規則石頭壘築,平麵呈圓形和橢圓形,墓壙大小不一,大者直徑4.5~5米,小者3.2~3.6米,出露於地表20~40厘米。該墓葬群現存狀況較好,未見盜掘跡象。地表未見任何遺物,具體時代及族屬難以推斷。
二連陶勒蓋墓葬
二連陶勒蓋墓葬位於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阿拉騰朝克蘇木查幹德日斯嘎查西北1.4千米處,海拔1756米。二連陶勒蓋係蒙古語,二連:條狀花紋,陶勒蓋:疙瘩,因此地的山丘上有一道道條狀花紋而得名。墓葬地處二連陶勒蓋山丘東南麵的山坡上,東麵有一條南北走向的河溝。墓葬由不規則白色小石頭嵌於地麵圍成長方形,平麵呈“品”字形,東西長3.5米,南北寬3.3米,墓壙出露地表10厘米。該墓葬現存狀況較好,未見盜掘跡象。地表未見任何遺物,根據墓葬形製初步判斷,該墓葬是漢代北方民族墓葬。
恩格日烏增墓葬群
恩格日烏增墓葬群位於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額肯呼都格鎮阿日毛道嘎查東16千米處,海拔1512米。恩格日烏增,意為山前。在約150000平方米的範圍內,分布著5座墓葬,墓葬大部分依山而建,沿山坡不規則分布。墓葬用不規則石頭壘築,以長條形石頭壘築墓穴,墓葬平麵呈圓形和橢圓形,墓壙大小不一,大者直徑3~4米,小者1.4~1.8米,出露於地表40~70厘米。有2座墓壙中央暴露人骨和灰燼。該墓葬群係典型的石圈墓,在草原上分布較多,為北方民族的遺存,現存狀況較好,未見盜掘跡象。地表未見任何遺物,具體時代及族屬難以推斷。
扣特勒烏蘇墓葬
扣特勒烏蘇墓葬位於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額肯呼都格鎮巴音博日格嘎查西南19.9千米處,海拔1649米。扣特勒烏蘇係蒙古語,扣特勒:山腰,烏蘇:水,意為相連的兩座山峰中間有泉水。墓葬由石頭壘築而成,屬石圈墓,平麵呈圓形,直徑4.8米,墓壙出露地表65厘米。該墓葬現存狀況較好,未見盜掘跡象,具體時代及族屬難以推斷。
紮德蓋陶勒蓋墓葬
紮德蓋陶勒蓋墓葬位於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額肯呼都格鎮巴音博日格嘎查西南14.9千米處,海拔1635米。紮德蓋陶勒蓋係蒙古語,紮德蓋:地表水,陶勒蓋:疙瘩,因此地地表水較淺而得名。墓葬平麵呈圓形,直徑4.6米,由不規則片狀長條形石頭錯縫壘砌而成,墓壙出露地表87厘米。周邊有少量石塊散落於地表,附近未見任何遺物。該墓葬具有典型的北方草原民族墓葬的特點,但具體年代及族屬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