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崇尚武力的亞述王國(1)(1 / 2)

蓄積待發的亞述

亞述,古代西亞奴隸製國家,位於底格裏斯河中遊。新亞述時期版圖遼闊,北起烏拉爾圖,東南抵達埃蘭,西到地中海沿岸,西南到埃及北界。亞述王國農業發達,盛產各種金屬,再加上位於古代西亞各國的主要商路上,戰略位置重要,逐漸發展成強大的奴隸製帝國。亞述曆史大約有一千多年,可以分為早期亞述、中期亞述和亞述帝國三個重要時期。

公元前21世紀至20世紀,亞述各城邦處於烏爾第三王朝的統治之下。烏爾第三王朝滅亡後,亞述崛起,曾一度占領過美索不達米亞南部和底格裏斯河東部的一些地區,在亞述的興起中作用最大的是沙姆希·阿達德。他把亞述勢力範圍擴展到整個美索不達米亞北部,向西直達地中海東岸。

亞述第一次成為亞洲西部強大的國家,但漢謨拉比建立起來的巴比倫王國徹底摧毀了亞述人剛剛萌生的霸權念頭,亞述淪為巴比倫的附屬。巴比倫衰落後,亞述本可以再次崛起,無奈時機不到。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北部幼發拉底河東岸的米坦尼王國興起,又成了亞述的強敵,米坦尼征服了亞洲西部許多地區,並打敗了亞述。亞述再一次成為了米坦尼王國的藩屬。米坦尼人占領亞述後,大肆掠奪,甚至連城門拆下來運回到首都。古亞述時期至此宣告結束。

公元前1400年左右,米坦尼遭到赫梯人的沉重打擊,此後便一蹶不振。亞述趁此時機宣布獨立,揭開了中期亞述的曆史篇章。亞述統治者勵精圖治,不斷壯大自己的實力。公元前1365年,烏巴利特一世繼位,亞述走上複興的道路。在烏巴利特一世的帶領下,亞述人同仇敵愾,擊敗了米坦尼。此後,亞述統治者繼續向外擴張。圖庫爾蒂·尼努爾塔一世公然對赫梯開戰,並擊敗赫梯帝國。他向美索不達米亞南部的巴比倫第四王朝發動了進攻,占領了整個兩河流域,還把首都從阿淑爾城遷往圖庫爾蒂·尼努爾塔鎮。

中亞述時期,政體已過渡到君主專製,中央集權加強。國王有了專屬自己的官吏,不再受長老會議的限製。國家也有了常備軍。常備軍主要由自由民組成。大土地所有者和商人高利貸者及大奴隸主階級組成統治階級,奴隸階級除了包括戰俘和外地買來的奴隸外,還包括債務奴隸。

國王提格拉·帕拉薩一世統治時期,亞述曾經強大過。他們征服了巴比倫,向西延伸到地中海海岸。提格拉·帕拉薩一世不僅僅是一位國王,還是一位偉大的獵人。據說,他曾經徒步獵獲過120頭獅子,乘車獵獲800頭獅子。他獵國就如同獵獅那樣,一塊石碑曾這樣記載:“我征亞當斯,其民自山中出,俯伏我膝下。”這位國君,四處東征西討,在征服赫梯亞美尼亞及40個小國後奪取了巴比倫,聲威浩大,嚇得埃及人也來敬獻禮品。每次出征前,他都要大修神廟。亞述的神也很奇怪,它對於供品,隻關心是否有人上貢,從來不問是從哪裏來的。

提格拉·帕拉薩三世是一位有名的君主。他編練大軍,東征西伐,先後征服了亞美尼亞、敘利亞、巴比倫、埃及等地區,使帝國版圖擴展到高加索,向西延伸到尼羅河附近。

公元前11世紀,亞述遭到阿拉米人的進攻,陷入四分五裂的局麵。後來阿拉米人對亞述的進攻減少了,亞述人此時養精蓄銳,等待時機。在公元前9世紀前半期,在納西拔二世的領導下,亞述人攻占了阿拉米人的城邦,並沉重地打擊了烏拉爾圖王國。

殘忍的亞述帝國

曆史學家認為,提格拉·帕拉薩三世把亞述王國變成了亞述帝國。提格拉·帕拉薩三世原是一名軍事將領,通過武力奪得王位。即位後,進行了一係列改革,如加強了中央集權製,改組軍隊,開始實行募兵製。他把常備軍分為多個兵種,如工兵、戰車兵、騎兵、重裝步兵、攻城兵、輜重兵等,可以說擁有了當時世界上最優良的軍事體製。

工兵的拿手好戲是挖掘地道,派精銳部隊由地道偷偷潛入城內,就好像空投,城池必破無疑。如果開挖地道行不通的話,工兵就會另想辦法,他們就會堆築堡壘,堆到與對方城牆一般高,這樣步兵可以順利進入城內,與敵人展開搏鬥。亞述工兵是獨立的工兵兵種,他們無所不能,除了挖掘地道、堆築城堡外,如果在進軍途中,遇到山,就開路;遇到水,就搭橋;在宿營休息時候,負責修築兵營。那時,沒有鋼筋水泥,工兵怎樣遇水搭橋呢?這個問題難不倒聰明的亞述人。他們先把皮囊吹滿氣,用皮囊渡河,然後把這些皮囊聯合起來放置在河麵上。為了方便渡河,他們還會在這些皮囊上麵鋪上一層厚厚的樹枝,簡直就是一座軍用浮橋。這種浮橋,不僅士兵能順利通過,即使是兵車也能暢通無阻。

除工兵外,亞述軍隊裏還有許多種兵種,比如戰車兵、騎兵、重裝步兵、輕裝步兵、攻城兵、輜重兵。這些不同兵種的士兵不是胡亂組成的,而是依據社會地位的高低組成。可以這樣說,一個兵種的士兵在社會上的地位幾乎一樣或差不多。比如充任戰車兵和騎兵的人往往地位非常高,一般是由貴族充當。此外其他兵種的士兵大多是由農民來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