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卓爾不群的建築成就(1)(1 / 3)

居住在美索不達米亞這塊土地上的人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這些奇跡有的已經被掩埋在曆史的風沙中,有的依然高高矗立著,向人們訴說著過往的一切。他們不僅在建築方麵成就非凡,還在藝術方麵頗有建樹,甚至在科學技術方麵碩果累累。人類許多革命性的發明,比如輪子、地圖、船、六十進位製以及天文學的起源等等,都可以追溯到巴比倫文明。此外,這裏還是世界上最早的法治國家,頒布了最早的法典……這些令人驚歎的卓越成就,為以後的希臘、羅馬文明奠定了基礎。

古城遺址的重現

在考古挖掘古代兩河流域文明之前,在此生活的阿拉伯人並不知道古巴比倫這一文明的豐富內容,更沒有繼承和保護相關文化遺產。當時的城堡已經變成廢墟,現存的兩河流域的古代遺址很多,如烏爾城邦遺址、拉伽什城邦遺址、巴比倫城邦遺址、尼尼微城邦遺址等。

烏爾城邦遺址

烏爾遺址是蘇美爾時代的重要城市遺址,也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城市遺址,距今已有7000年的曆史。它位於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達東南約300公裏的穆蓋伊爾。烏爾城是烏爾第三王朝的首都,是當時兩河流域南部宗教和商業的中心。公元前4世紀時,因幼發拉底河發洪水,而被迫改道,使烏爾城周圍的灌溉係統受到毀壞,烏爾城逐漸衰落,直至完全湮沒。

20世紀20年代,考古學家對烏爾遺址進行了大規模的發掘。經過數十年的地質勘探,在烏爾城遺址的早期地層中,發現有兩種文化,一種是歐貝德文化,另一種是烏魯克文化。晚期地層堆積分屬蘇美爾早王朝及以後各年代。這一遺址的挖掘,為研究兩河流域南部早期的曆史提供了大量的實物資料。

烏爾遺址最有價值的當屬烏爾王陵和烏爾塔廟。從烏爾王陵中出土了大量古物,為解開蘇美爾文化之謎提供了重要的資料,而烏爾塔廟是現存最早也是保存最完好的塔廟遺跡。烏爾塔廟是蘇美爾人在公元前2112年—公元前2095年烏爾納姆國王統治時期建造的。由於條件有限,建築材料主要使用的是磚,雖然年代久遠,但非常堅實。其基底長64米,寬46米。烏爾塔廟一共有3道台階,而且每道台階都有100級。在兩個平台之間還有一道門廊。想要通往塔廟的頂部和祭奉神南努的小聖壇,還有經過一道台階才能到達。烏爾塔廟雖然經曆了歲月的洗滌,但大部分都還保存完好,依然矗立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依稀還能見到昔日的原貌。這是蘇美爾人給世人留下的寶貴遺產。

《聖經》裏也有對烏爾城的記載。據說,它是猶太人始祖亞伯拉罕的出生地。亞伯拉罕出生後就居住在烏爾城,那時的烏爾城四周綠意盎然,位於一片農田之中,而且還有一條護城河。現在的烏爾則處於一片幾乎被沙丘覆蓋的沙漠區,再也找尋不到當年的影子。

巴比倫城邦遺址

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以南90千米處,有一座著名的古城遺址,它就是象征著兩河流域文明的巴比倫城遺址。

巴比倫城位於兩河文明的中心地帶,它依水而建,緩緩的河水從城中流過,既給巴比倫城增添了姿色,也提供了充足的水源,還為這座城市建立了天然的屏障。它處於兩河流域交通要道之上,是各地商旅必經之地,戰略位置非常重要。正因為這個緣故,在烏爾第三王朝滅亡後,它才能由一個小小的村落發展成為巴比倫城邦,成為漢謨拉比王的都城。從那以後,巴比倫城便成為了古代最宏偉的城市。

我們今天見到的巴比倫遺址,並不是漢謨拉比時代的巴比倫城。這座城市在後來的一場王室內戰中被毀滅了,城牆被鏟平、神像被搬走,房屋被燒光,人們被遷走。整座城市成為一片廢墟。此後,亞述王阿薩哈東重建了這座城市,但整座城市的完工是在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在位時期。所以,我們現在見到的巴比倫城遺址,是新巴比倫時期的都城遺址。

整座巴比倫城占地達2100英畝,規模宏大。在這個城市,還有一條長約18公裏、高約3米的城牆護衛著它。建築物琳琅滿目,到處都是金碧輝煌的建築。希臘曆史學家希羅多德在其名著《曆史》一書中,這樣寫道:“就其壯麗而言,它是我們所知道的任何其他城市難以相比的。”可見,當時的巴比倫城是多麼的雄偉。

這座城市的輝煌與壯麗,隨著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更迭,早已被風沙遮蓋住了昔日的容顏。隨著考古學家的發掘,它才得以重見天日。

在發掘中,最早發現的是巴比倫城牆的殘垣斷磚。巴比倫城牆有內外兩牆。內城牆,主要是用於保衛城內神廟和宮廷。城牆高大堅固,是由堅固的大磚砌成,這些大磚都是煆燒過的,非常結實耐用,灰泥用的是瀝青。城牆上麵繪有雄獅、雄牛、神龍等浮雕,雖然曆經千年的磨蝕,仍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城牆很寬,讓一輛四匹馬拉的戰車掉頭都綽綽有餘。為了加強城市的防禦,城牆每隔一段距離就有一座堅固的堡壘。城牆下有深深的壕溝和土城,可謂固若金湯。西城牆屹立在幼發拉底河岸,不僅是一道抵禦外族入侵的天塹,還是一條堅固的大堤,靜靜的守衛著這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