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非凡的法律成就(1 / 2)

最早的立法者

公元前3000年左右,蘇美爾出現一個重要的國家——拉伽什王國。這個王國曾多次打敗鄰國和周邊國家,稱霸蘇美爾南部達兩百多年之久。不過,使拉伽什赫赫有名的並不是那些戰功顯赫的國王,而是被人們稱作“自由與人權鬥士”的烏魯依尼姆基那。根據目前的資料顯示,他是人類曆史上第一位改革家。

拉伽什王國末年,國內矛盾尖銳,人們生活困苦。在烏魯依尼姆基那上台之前的二十多年裏,宮廷內部血雨腥風,多次發生政變。為了緩和矛盾,統治者想盡辦法,但最終成效不大。以國王為首的世俗貴族侵占神廟財產,各級官吏狼狽為奸,共同欺壓百姓,使百姓生活在水生火熱中,苦不堪言。普通百姓為了填飽肚子,不得不四處乞討,更有許多貧民莫名地就被投入監獄,失去自由。在這種情況下,烏魯依尼姆基那利用自己特殊的地位,打著抨擊時政、反對暴政的旗號,取得了廣大民眾的支持,最後發動宮廷政變,廢黜了國王,自立為王。

烏魯依尼姆基那上台後,著手解決社會上的各種矛盾。發布了幾個著名的改革詔令,這些詔令是現今已知最早的改革文書。因此,他也成為了世界曆史上第一位著名的改革家。

烏魯依尼姆基那改革的內容非常廣泛,其中最引人注目、爭議最大的主要有三點:

第一,將公民人數增加到原先的10倍。這是前蘇聯學者斯特盧威根據拉伽什國王恩欽美那、烏魯依尼姆基那和古地亞文書中有3600人、36000人和216000人這3個不同的數字推測而出的。斯特盧威認為拉伽什改革前的人數是3600人,自由民是36000人,改革就是給了這些自由民公民權。

第二,製定法令以消除弊政。包括撤銷各種神廟管理人員、稅吏;禁止官吏豪強倚仗權勢欺壓百姓;提高神廟人員的待遇,規定最低的收入標準;減少喪葬費用等。詔令的這一部分寫得情真意切。在列舉前王的弊政時,可謂入木三分,鞭辟入裏。在宣揚自己的新政時,針鋒相對,切中時弊。詔令中還提出了一條重要的立法原則:那就是建立社會公正、反對恃強淩弱。這條原則後來成為所有立法的基礎,被各個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所采用。

第三,恢複部分由於欠債和受誣陷等原因而淪為奴隸的人的“自由”。這項改革意義非常重大,它比公元前6世紀初號稱民主故鄉的雅典提出的廢除債務奴隸製的問題整整早了1800年。

烏魯依尼姆基那的這次改革範圍盡管非常有限,但他敢於直麵社會上遺留的各種弊端,公開譴責統治階級的暴政並企圖通過立法來解決問題的精神是難能可貴的,令人欽佩不已。

在西方,烏魯依尼姆基那的名聲遠遠超過古代許多政治家,因為他是人類曆史上第一位提出自由和人權觀念,並企圖通過立法來建立社會公正、保障公民權利和自由的政治家。他提出的這些觀念,不僅受到古代政治家的重視,而且對現代社會的發展也有借鑒意義。所以從這一點來說,盡管他的改革失敗了,但他的曆史功績是不能抹殺的。

除此之外,還有烏爾納姆頒布的法典。在20世紀初,人們一直認為古巴比倫王漢謨拉比所編纂的法典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典。因此,常常把他稱為世界上最早的立法者。但是,隨著人們對巴比倫曆史的研究,發現有比他更早的立法家。其中最早的一位便是烏爾第三王朝的烏爾納姆。

烏爾第三王朝是古代蘇美爾人最後一個強大的王朝,也是蘇美爾的黃金時代。這個王朝不僅在經濟上發展繁榮,還在其他方麵也取得了成就。烏爾的港口是當時比較繁忙的港口。港口上停滿了外國的商船,街道上擠滿了各地的商人,比如,印度人、埃蘭人、阿拉伯人和巴勒斯坦人等。烏爾納姆修建的塔廟是當時世界上僅次於金字塔的建築。在烏爾納姆統治時期,這個國家成為當時兩河流域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不過,最使後人記住烏爾納姆的,不是他修建的烏爾塔廟,而是他所製定的法典。這部法典是用楔形文字寫在泥版上的,分為序言和正文兩部分,其中最主要的是正文。正文一共有29條,但是由於泥版受損,其中少量條款文字短缺,流傳下來的隻有23條,沒有結語。序言宣稱,是神授予烏爾納姆統治權的,烏爾納姆完全是按照神的旨意在行使權力。他還規定了在抑製豪強等方麵所采取的措施,意圖確立一個富有正義和社會秩序良好的國家。法典的正文是對奴隸製度、婚姻、家庭、繼承、刑罰等方麵的規定。其中涉及婚姻關係的有7條,涉及奴隸的有4條,涉及傷害罪的有5條,涉及農業生產的有3條,涉及司法訴訟的有3條。比如,有人將逃跑的奴隸捉回來,奴隸主要給這個人一定的報酬;如果奴隸傷害了他人,要判處嚴重的刑罰和高額的罰款;不允許實施巫術;如果損壞他人的耕地,那麼就要用食物來賠償;如果女奴隸沒有對女主人表示尊敬,那麼女主人就可以實施體罰。